刻刀

在他手下,金银珠宝竟然只是给贝壳做点缀的

发布时间:2024/10/22 12:11:20   
临床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77291.html
九龙壁/金阿山贝雕作品九龙壁/金阿山贝雕作品(局部)长6米、宽0.65米、高1.7米的九龙壁,并非琉璃、彩绘、砖雕制成,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贝壳雕刻镶嵌而成,上有大大小小一共七百多条龙,均出自74岁老人金阿山之手,历时3年多,表面未添加任何涂色,是目前中国最大贝雕作品。麒麟/金阿山贝雕作品这尊霸气的麒麟,整体都是用鲍鱼壳做的,眼睛是用波螺壳做的,脚是用圆形的贝壳做的。龙凤船/金阿山贝雕作品,长2.2米龙凤船,在金阿山心中比九龙壁更合他的心意。九龙壁是有原型的,是模仿,没有设计概念。而龙凤船都是全新设计的,是他和师兄弟用了一个月构思讨论,结合了古代各个时期的房屋建筑特色,反复做,反复修改而成,既能体现古代建筑特色,又融合了现代的工艺技巧,是一年零六个月的辛苦结晶。功底深厚的造型设计、全新的镶嵌技术、每一根龙须凤羽都精工细作,再加上珍珠、碧玉、孔雀石等点缀,每件贝雕艺术品都活灵活现,观者无不为之震撼。辉煌,是这些作品映入眼帘的印象,它们收藏在甘井子区辛寨子街道金阿山艺术馆里的贝雕作品,创作者正是有着“国大师”美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亚太地区手工艺大师的金阿山,被业界称为“中国贝雕第一人”。文章开头的巨型立体珍贝艺术作品——九龙壁,是金阿山以北京北海九龙壁为原型按比例缩小,采用世界各国珍稀贝壳本色制做,并镶嵌碧玉、珍珠等珠宝。打磨的贝壳以百吨计,做成的贝雕艺术品以万件计。这背后,是金阿山对贝雕艺术的痴迷和54年的坚守。壹金阿山的多数作品大多镶嵌了黄金、珍珠、玉石等珠宝,但在贝壳的璀璨光彩下,这些金银珠宝沦为陪衬。用他的话说,镶嵌黄金、宝石有两个目的,一是调节色彩,二是提高价值。一种贝类的贝壳可能具有十几种颜色。以鲍鱼壳为例,产地不同,色泽也各异:美国鲍鱼壳的光泽是珊瑚红,墨西哥鲍鱼壳是理石灰,澳大利亚鲍鱼壳则是孔雀绿。而大连鲍鱼壳则像欧泊石般五彩缤纷。根据作品设计不同,用到贝壳更是种类繁多。满园春色/金阿山贝雕作品,*80*11c绘制设计图金阿山习惯在床头放一支笔,睡前总是琢磨白天干活时遇到的技术难题,一有灵感就用笔记录下来,他许多创意都是在半夜想到的。而且他经常一边制作一边修改,改了三四稿才满意。制作过程更是费时费力,一盏粗细如笔芯的船灯,要用刻刀将鲍鱼壳裁成火柴棍大小、薄如纸片的小条,一条一条粘在坯体上,一盏船灯就要做一个星期。两艘船要四五个师傅用时4年多才能完成。挑选贝壳贝雕艺术讲究体现贝壳的本色,创作时要准确把握每一种贝壳的颜色、质感、光泽,颜色太浅了不行,太深也不行,挑选贝壳更要用心。曾经为寻找合适的贝壳,他跑遍整个海南。贝壳和珍珠、琥珀、象牙一样,本就是有机宝石。其中最珍贵的就是砗磲,砗磲是佛教七宝之首,是海洋中最大的双壳贝类,在赤道附近才能找到。虽然砗磲壳质厚重、壳面粗糙,但一经打磨便焕发出美丽的珍珠质感和光泽。艺术馆陈列了大量砗磲艺术品,无论是清净庄严的观音,还是笑容满面的弥勒佛,都刻画得惟妙惟肖。一些人物的脸甚至只有指甲大小,但表情依然能雕刻得活灵活现,立体感十足。制作设计图稿、选料之后,制作一件优质的贝雕工艺品往往还要经许多历复杂的工序,接下来的还有粗坯处理、细坯处理、精雕细刻、打磨、抛光、立体塑形等十几道工序。每一步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贰金阿山和徒弟们耗费四年心血制作的九龙壁贝雕,几乎达到了贝雕的空前水准,通体原色,使其质感、光泽相比琉璃有过之无不及。龙凤船是金阿山目前最称心的作品。两艘船的主要材料是鲍鱼壳,但鲍鱼壳十分坚硬,要想表达出不同弯曲度的图形,让船舷、船灯、龙头、屋顶呈现更自然的线条,绝非易事。镶嵌凤船的一个凤冠,一个人就要干七八天,不过却很结实,凤冠一旦被人碰歪了,掰回去就行了。凤船首次展出时,一位女士曾出价万元购买,但被金阿山拒绝了。对他来说。创作这对龙凤船花了很大的心血,可能再不会做第二对了,它应该放在博物馆里。多年来,金阿山一直在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他借鉴其他传统工艺制作技术,打造坯体;利用几何原理让不易塑型的贝壳呈现各种复杂形状;革新工具和技术以适应现代艺术创作。龙凤船结合了中国古代各时期的建筑风格,他们用一个月构思、解决了技术难题,金阿山还琢磨着如何提升工艺品的品质。佛缘/金阿山贝雕作品,45*29*16cm传统贝雕工艺品大多是粘贴而成,保存时间短,收藏价值大打折扣,金阿山研究出独特的镶嵌技术并运用榫卯、焊接等技术,虽然费时费力,但固定效果极佳,使贝雕工艺品能够保存几百年不损坏。叁那些在海边看起来平淡无奇的贝壳,在金阿山眼里,都是闪闪发光的珍宝。年过七旬的金阿山,一辈子都在探索贝壳的艺术。小时候跟着外祖母用贝壳粘图案,之后和大连工匠一起创作第一幅贝雕画,他用过硬的美术基础,把贝壳的天然色泽、纹理和形状发挥到极致。他亲手做的贝雕,一度受到工艺爱好者追捧。从20岁到74岁,五十四年对贝雕艺术的痴迷,白驹过隙,金阿山也从技术骨干成为技术副厂长,再到后来的大连旅游工艺品厂总工艺师、高级工艺美术师。同伴大多离开了贝雕行当,金阿山依旧沉浸在贝雕世界里,从青葱岁月到古稀之年,见证了贝雕技艺从发展初期的风光,再到日渐衰落的全过程。对他来说,贝雕早已融入了生命。对于传统手工艺传承问题,他的观点是跳跃式的,在他眼里光传承不行,还得发展和创新,不创新,就死亡。他对振兴贝雕有自己的想法:做大型立体贝雕,是想让人们知道创作的更多可能。同时,贝雕产品也应该跟上时代发展。传统手工做法和现代工具要相辅相成,科技发展拓展了贝雕功能,让其更具有收藏价值。用贝雕制作高档唐卡是金阿山的独创,画面饱满、色彩丰富,不论是菩萨本尊还是坐骑、祥云、佛光与鲜花,都生动传神。为了推广贝雕艺术,金阿山和家人做了许多尝试和努力。建立艺术馆也是为了让更多人免费参观,了解贝雕艺术,而他的主要任务一直都是潜心创作贝雕精品。贝币中国古代以海贝作为原始货币。从遥远的“贝币”到简单的装饰品,从西汉时期的席镇到明代制作的螺钿工艺品,从新中国成立后的贝雕画到如今制作精良的贝雕工艺品,历经万年的贝壳在人类智慧的光影中不断穿梭。不同的海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颜色,也有着不同的文化。贝雕巧妙地将人与海结合起来,把海的绮丽与传统文化智慧结合,传达着人们对美好明天向往和期待。金阿山正是这样用珍贝艺术来阐述着大海深处多彩的秘密。贝壳远在五万年前山顶洞人时期,就被穿成串链作为装饰。年在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有关巫觋的墓葬,还发现有三组用蚌壳摆塑的动物形象。商代到秦代,贝类中的一种,被打磨穿孔后,长期当作货币使用,这就是贝币。春秋战国时期,贝壳被普遍制成项链、臂饰、腰饰、服饰等,甚至还出现了马饰、车饰。秦汉时期,冶炼技术的提高和普及为贝壳的雕琢开辟了新途径。艺人们利用贝壳的色泽,将一种较平整的贝壳磨成薄片,再雕出简单的鸟兽纹图样,镶嵌在铜器、镜子、屏风和桌椅上作装饰,俗称“螺甸”。本文图片来自网络雕刻的魅力何止万千?贝雕只是其中一种更多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41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