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生活达人痴迷石头三十载巧手篆刻江南忆

发布时间:2022/9/24 0:24:02   

一张木桌、一盏台灯、几把自制刻刀,桌面上零散的几方石料,这是杭州市西湖区北山街道友谊社区老党员杨云浩的亲密“伴侣”。

年杭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今年3月,杨云浩以迎接亚运为主题,篆刻三个亚运会吉祥物“琮琮”“莲莲”“宸宸”,取名“江南忆”印章,以此献礼亚运。

79岁的杨云浩,潜心研究篆刻已有近30年。起初,他对照篆刻字典临摹学习,如今已经熟练掌握篆隶楷行草等多种书体。打开老人家中的两本篆刻字典,页面泛黄,里面的字他基本都刻过。

在杨云浩眼里,篆刻是有生命的。这些年,他把所有刻过的章都拓印下来收集成册,将近枚自制印章,已经集满三本厚厚的册子。

年,友谊社区开展庆祝建党周年活动,杨云浩积极响应号召,以篆刻作品为党庆生,篆刻“红船精神”“祖国万岁”“中国梦”等8枚主题印章。

篆刻不仅是杨云浩的精神追求,也是他的养生之道。“我这个人不喜欢喝酒、打牌,唯独爱好篆刻。篆刻过程中,刻刀的深与浅、明与暗、曲与直、虚与实、残与满,既考验我驾驭刀痕的功力,也让我始终保持着头脑的灵活度。”他说。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些年,无论杨云浩走到哪里,都热衷于分享自己的“石头记”,力所能及地推广篆刻艺术。

亚运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这一次,杨云浩把创作的目光聚焦到了这场杭州盛会上。他决心把手中把石料变成了憨态可掬的亚运吉祥物刻章,赋予其“生命”的延续。

考虑到普通印章尺寸较小,在石材选择上,杨云浩斟酌再三。为了能够更加形象地展现吉祥物的逼真形态,他最终挑选了汉白玉石用作篆刻材料。

找来满意的石料后,杨云浩对照报纸,用毛笔一笔一划勾勒出三个吉祥物形象,再用刻刀进行篆刻。汉白玉石材质偏硬,几天下来,他拿刻刀的手磨出许多血泡。

为把这个“大件”拓印下来,杨云浩只能通过手工方式把印泥涂抹到石料上,再在石料表面盖上宣纸,用木板按压后,得以完美拓印下刻章。

“现在,杭州大街小巷都有着亚运会吉祥物的身影,我也要用自己的才艺出一份力,把‘江南忆’组合展示给更多人,欢迎五湖四海的朋友来到杭州参加盛会。”杨云浩如是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8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