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刀尖上的传承

发布时间:2023/3/27 1:30:09   
早期白癜风能根治吗 http://pf.39.net/bdfyy/bdflx/191229/7723195.html

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都需要一片厚重的大地去承载,光阴的长河在它们身上镌刻下历史的印记,在今天却散发着灿烂的光辉。

临潭曾为“唐蕃古道”,多民族之间的水乳交融增强了各民族间的广泛互补,朝气蓬勃、活力迸发的磅礴气度,洮州文化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态势,在文明史上谱写出光彩夺目的篇章。洮砚雕刻便是其中的“一员”,其历史能追溯至多年前,雕刻手艺人经过长期不断地创作实践,流传下来出神入化的雕刻技艺和丰富多彩的精美作品。

一台砚从设计至雕琢完工,倾注了砚工艺人的全部心血,洮砚雕刻是一种艰苦细致的技术工作,没有熟练的技术难以雕成一方好砚,他们用刻刀与洮石对话,用精美的作品表达着自己对美好的向往,也留下不朽的精神财富。在临潭就有这样一个传统制研艺人,他用一双巧手“点石成金”,传承与发扬着这项古老的技艺。

生于年陈作文,自幼受到洮砚文化地熏陶,通过不断的学习,他不断提高砚台设计水平、更新雕刻题材,慢慢地他对构图及形状的都有了自己独到的把握和理解,数年过去,他也留下许多精雕细刻的作品。

非遗传承人陈作文:我从十四五岁开始就学习洮砚(雕刻),当时我们村庄里、周边人都在雕刻洮砚,我跟随我的叔叔陈广天,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茂棣的徒弟,刚开始学习的是出胚子,再后来就是画、下体,一步步开始到学成学了三年。

在陈作文的工作台上,方刀、圆刀、半圆刀、尖圆刀等一应俱全,一方方砚石在刀尖下被赋予新的生命与灵魂,也融合了陈作文的才智情思,从选材到造型构思,到刻制花纹,都沉淀着浓厚的历史风尘与文化气息,一方小小的砚石就是一个动人的故事,凝结着洮砚厚重的文化雅韵。

非遗传承人陈作文:我带着自己的作品,在全国各地推销、参加评奖,目的还是为了提高自己的雕刻技艺,(通过比较)发现自己雕刻的缺点、好处在哪里。我跑了几年,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艺。

作为临潭县第二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作文充分发挥临潭县洮砚协会、临潭县洮砚传习所等平台,带技艺进校园言传身教,希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洮砚雕刻、了解洮砚雕刻,用自己的方式扩大着洮砚雕刻的影响力。

非遗传承人陈作文:现在我们成立了临潭县洮砚协会,目的是把大家洮砚爱好者、雕刻着、收藏者聚在一起,利用洮砚协会这个平台,把洮砚(雕刻)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让更多的人传承保护。

陈作文徒弟陈青峰:我父亲雕刻了一辈子的洮研,我从小就在他旁边玩耍的时候就看见他雕刻洮研,就开始慢慢喜欢上它,在我父亲的指导下,从小我就跟着他学习,跟着他雕刻,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钻研、去研究,让这门手艺永远传承下去。

洮砚雕刻技艺流传千年,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一代代砚匠以他们心中的热爱,延续着刀尖上的传承,深情演绎着临潭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临潭发布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40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