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
刻于年3月
(闲章,莫不是闲得没有事的闲人刻的印章?)
那年,忽然想学刻石头,现在已经记不得究竟是为什么。
刚好那年10月,全国文房四宝博览会在武汉举办,我凑热闹,跑去淘了一些价廉物美的青田石。
我就这样上了手!
那时还有公务在身,有空,就琢磨着刻个三刀五刀,忙了,一放就是三天五天。“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断断续续半年时间,瞎刻了一些石头。我数了一下,有点模样的大概只有8方。
有摹刻的“长喜”“人长寿”;
有朱文白文各一枚的藏书印;
有送给女儿的吉语印“蒙儿大吉”“逢考必过”;
有装模作样仿效篆刻大家的闲章“金石之乐”“五十又三始作印”。
上海股市有“老八股”之说,我的这8方印,可以叫它“老八章”了。
半年之后,就没有再摸刻刀了。倒不是有多忙,只是心不静,不专一。
这一放就放了七年。
在即将离开工作岗位之际,我从柜子里翻出了已经落满灰尘的刻刀、印石,尝试着“重操旧业”。
这个时候,大事管不了,小事也管不了,刻石头成了蛮重要的事。
两年多时间,居然刻了一百好几十方。
比较刻“老八章”与现在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有了时间有了闲。
篆刻专业术语称一些印章叫“闲章”,莫不就是闲着没事的闲人刻的印章?
这是调侃的玩笑话。
闲章,是指姓名印、斋室印、官职印、藏书印等之外的印章,它是由秦汉时期的吉语印演变而来。到了近代,闲章的印文更加丰富,篆刻家或撷趣格言警句、或妙用诗词精华、或祝福安康吉祥、或总结反省人生等等等等,蕴藉隽永,意趣盎然。可以说,正是闲章的破茧成蝶,才使得篆刻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焕发青春。
所以,“闲章不闲”!
写首打油诗说说我刻闲章:
一觉睡到大天光,
三餐有度茶飘香。
大事小事不管事,
正好捉刀刻闲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