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龙光云学堂丨走遍大江南北的浪漫职业采诗官

发布时间:2022/6/22 18:08:04   
北京市白癜风治疗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index.html
周朝设有专门的采集诗歌的官员,所有和文化有关的职业中,采诗官是它们中间最古老,同时也是最具有文化品位的一种。巡游各地,采集民间歌谣,以体察民俗风情、政治得失。《汉书·艺文志》曰:“故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政也。”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农事肇始。一年一度的采诗从初春持续到秋后,采诗官的足迹遍布山野平地、乡间田边。采诗官非常受百姓欢迎,他们拿出自己的佳肴美味款待采诗官,聚集在采诗官身边说长道短,他们知道自己的所思所想会传达到天子的耳边。“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采采卷耳,不盈顷筐。”“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幅幅秀美的生活画卷浮现眼前,生活是艺术最肥沃的土地。当然百姓也有对政治不满意的时候,他们对采诗官也畅所欲言。“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讽刺时政,发泄不满。采诗官就像蜜蜂一样奔走往来,采集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歌谣,他们是王朝的民意收集者、新闻记者、连接民间与朝廷的桥梁。秋后采诗正式结束,人们准备冬藏了,采诗官返回王城,开始了艰巨而严谨的整理工作。光亮如豆的火焰闪烁跳动,眨着好奇的眼睛,采诗官伏于案前,凭借着微弱的光线增补删减。采诗官此时就像新闻的把关,润色句子、修饰词藻,既行文典雅又不失原味。采诗官的刻刀之下,流淌出了中国诗歌的源头,滋润千百年诗歌洋洋大观,他们却是籍籍无名贡献者。白居易曾作诗《采诗官》歌颂他们,“采诗听歌导人言。言者无罪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官位虽小,作用甚大,民言民声,皆入君耳。《诗经》的主要作者是普通百姓和上层文人,采诗官是名不经传的第二作者。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17.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