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Hi,开开国旗下发言我与母校的

发布时间:2022/7/2 21:57:12   

编者按:

贺红老师,教育硕士,南师大体科院硕士研究生行业导师。南京栖霞区体育学科带头人,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先进教育工作者、能手教师、标兵教师。南京汉开书院中学二部体育负责人,ASDAN素质课程负责人,校工会副主席。

昨天,一个首届学子来找我,聊聊天,逛逛校园。他虽然在四大名校之一就读,但成长的路上总还是会遇到烦恼,他觉得,还是汉开好。我想,这一定有母校情节的原因吧。

母校是一个港湾,守望每一个远游的学子。熟悉的人,熟悉的景,还有各种年少的记忆,都在回校园的时光中漫游,获得一丝慰藉,一缕安全感,一点力量之源。

南京汉开书院学校,即将迎来六周岁生日。对于首届学生,或者高中就读于其他学校的学生来说,汉开已经成为母校。母校,像母亲一般的学校,一个让学子深爱,又无条件深爱学子的地方。今天与大家聊聊,我与母校的故事。

我的中学六年,是在这样校园度过的。她坐落于陇海路边,大运河畔,是曾创造了高考徐州九连贯“神话”的江苏省运河中学,汇聚了全市最优秀的学子。一进大门,左手是一片繁茂的杉树林。林间有多个水泥乒乓球台。右手是黑色的煤渣跑道操场,靠围墙的弯道外,有一大片攀爬区,各种单双杠、攀爬绳、云梯、肋木等,林林总总几十副,蔚为壮观。实验楼边和最前面教学楼前,还各有一处小树林。早晨有人在林间,和着鸟儿的歌声晨读;课间有人冲进树林里打乒乓球,或者在斑驳的光影下追逐嬉戏;饭后有人三三两两结伴林间徜徉,抑或倚树而立,眯着眼,欣赏枝叶间,那一束束倔强的光。当然还有人仰望着枝丫与蓝天发一会呆,放空一下。这是我们运中学子记忆里,刻苦努力之余,最治愈的温柔角落。想到雨发校区,丛林可谓广袤,还有树上攀爬区。想来,一定会成为你们幸福的记忆。再看五华校区的班级树、年级树。我相信年复一年的递增,终有成林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与树,一起成长。

运中的老师都很负责,对我影响最大的老师,有好多出自这里。我的英语老师,总会提前进班,讲英语笑话、英语小故事,或者讲她大学外教的蓝眼睛,让我们对大学充满向往。她每天衣服都不重样,画着淡妆,呈现着自信与美的气质。她的发音还超好听,我们都争相模仿。所以,我的英语课本都是全书背光。我的生物老师,凭借着标准的普通话和高超的讲解技巧,让我们一听就懂。我的物理老师,细致入微,天天待在班上,等待着甚至于盼望着我们提问。我的数学老师,已经是爷爷的年龄了,对我们宠溺十足,常喜欢摸我们头,细声细语地讲解问题。我的语文老师,讲古文“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时,眉飞色舞,让我们沉浸在诗句的美景当中。我的音乐老师,带我们欣赏梁祝,不同片段意境的讲解,让我们感同身受。我的劳技老师,带我们学习打字机打字、盆景的制作和篆刻,如今,我的刻刀和石头还在家里保存着呢。当然,我的体育老师,也特别好,带我们做各项运动,尤其是攀爬区的单杠翻身、双杠组合套路等,别的学校应该做不到这么好的。就像我们汉开的攀爬拓展区,在南京市的学校中,应该也能称得上独此一家吧。

母校的同学,则在我记忆中有着特别的存在。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初一成绩很差的男生,在初二后发力,在初三更是奋勇冲到年级前几。高中更是奋发,上了名牌大学,现在也发展得非常好。可见,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高中是全市范围招考,一个班里没有太多市区的孩子。大都是农村考上来的住校生。他们特别刻苦努力,有不少人为了考上运中的高中,复读初三多年。不得不钦佩他们的决心与毅力,目标坚定。对他们的记忆尤其深刻的是,走读生要回家吃饭,往返要一个小时左右。而他们在食堂吃,每顿饭不超过十分钟,都站着吃。每周日半天休息,快速洗衣服后就是刷题,或者到校园门口的一众小书店待着。晚自习的课间,很多人去漆黑的煤渣跑道上,借着月光跑两圈。为了下一节晚自习脑袋更高效的使用。身边的天才很多,学习上一直傲娇的我,到高中,也有一种落差感,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学霸。奥数、奥化、奥物,完全靠自学。我们那时可没有校外的辅导班,不会只能问同学、请教老师。

相比中学,大学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更自主,学习成了需要与爱好。

我本科与研究生都是在南师大的随园校区度过的。随园的历史很久,被誉为“东方最美校园”。

这里有不修边幅的学界泰斗,有经常鼓励我们自考,学第二专业,或者考各种证的马原老师。在那种实时灌输下,我们不少同学也都参加了考证行列。我就参加了英语专科的自考,还有不少同学按兴趣考了导游证,还有后来考了律师资格证的大能。这里有革命史老师绘声绘色的段子讲授法。有大学语文老师,自诩北郭先生的郭教授,经常读我们寝室三姐的范文,不吝赞叹之词。有国家田径健将级老师在草坪上与男生赛跑。有精神矍铄的老教授给我们上体操、体育舞蹈课。有教授亲教画线,医学博士教我们康复推拿。我们的老班是一米九多英俊腼腆的篮球老师,他的课自然更认真。这里还有传说中的实验楼地下室,课间我们拿着肱骨、股骨挥舞,这里是人体解剖课的教室。

大学的社团多样,有些活动多,有些很少。曾报的吉他社几乎没啥活动,就给了两次地下乐队的演出门票。不过演出真的很酷。但是京剧校队的活动就很多,每周都有学习与排练。我们老师当年是南京京剧院的台柱子,还带我们看她的演出大剧《胭脂河》呢。大学里活动与见闻都很多,有校园歌手大赛、电视台进校园选秀、社团巡礼,还有拍电影的去取景,外国教授来讲座。大学里还有最日常的一景,图书馆占座。平时都是一座难求,考试前更是。在图书馆开门前,门口排队的已经呜呜泱泱一大群人了。因为教室经常有课,经常被赶出来换地方,所以安静的图书馆真是学习之地的上上之选。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我很庆幸一直与积极向上的人同行,与好学上进的人并肩。而我的母校,无疑为这一切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母校是什么?是身处此山中时,往往这想批评,那想意见。但离开后,容不得别人半句否定。那是我的出处,就是最好,不接受任何反驳。

母校是什么?是当你工作后,每次回想囧事,糗事,乐事最多的地方。这里回忆一箩筐,感慨也最多。

母校是什么?是你书写她的历史,她滋养你的模样。当你离开时,她像母亲一样,目送着你的背影。希望你走的更远,飞得更高,变得更强。

多年后,当你们回到现在的校园,坐在汉水边的藤椅上,闲看儿童捉柳花。再去羊圈喂喂羊,拓展区走走勇者道。回想校庆徒步结束,忙趁东风放纸鸢。你会保留多少张徒步纪念书签呢?先定一个小目标吧,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那时的汉开,可能红墙依旧,但已绿叶成荫子满枝。

一审:王菲

二审:李加刚

三审:殷鹏展

汉开校训

明辨不惑,力行有品汉开信箱

院长信箱:hksy

hankaiacademy.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858.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