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读到散文中讲到女子就会用小巧玲珑来描述,这样的描述也多见于江南女子,小巧精致的江南小女子跃然纸上,给人一种玲珑的美感。其实不单单是女子有着如此的玲珑美,很多小物件也带着精巧感,而这份精巧恰恰是匠人们的用心。当初在大理读书看到过用米粒雕琢的艺术品,点滴之间绽放出了美感,时而雕琢出山水,时而雕琢出人物动物,时而有变换成了神话,让人看得眼花缭乱。精巧的创作总是需要大量的时间打磨,一颗米粒怎么才能有美感,这些都是需要匠人们用时间堆砌出来的,每一份作品背后是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玉石的雕琢也是如此,仅次于钻石硬度的玉石,想要雕琢成精巧的作品,不是一天就能促成的。力度、构思、还有不可控的颜色都考验着雕刻师们的技术。佛教对中国玉雕有着深远的影响,小巧的弥勒佛、宝宝佛、观音这些都是匠人们的创作来源。一把刻刀控制好力度,才能把这些人物的脸面和细节刻画好,做成大块的玉牌也许难度不大,但是在水滴般的蛋面上雕刻,难度就加大了。因为方寸之间想要雕琢出花样并不简单。小巧的东西就是如此,在给人美感的同时也会让人惊叹。口红一般大小的佛龛中却能雕刻出一尊玉佛,线条流畅中带着几分神秘感。周围再镶嵌上金银,不同材质的碰撞又融入了时尚之感。而这份构思的巧妙会不会让你惊讶呢?小巧的佛龛玲珑雅致,内里也能蕴含乾坤。方寸之间的雕琢,呈现出的是惊叹,也呈现出了美感。这些美丽的背后蕴含着匠人们的巧妙构思,也流淌着将人们的汗水与时间。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