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万新铭将国画山水用刻刀一笔笔刻出
自古以来,玉就是美好纯洁的象征。温润光滑的质感沁人心脾。玉雕则是在细小甚微处大做文章,将原本圆润的玉石刻上山水的清秀,历史的痕迹。万新铭就是这样的一个玉雕匠人,他将国画山水,甚至书法笔墨刻于方寸之地,用刻刀一笔笔刻出千古奇玉。(文章转载自百家名匠网)
万新铭
万新铭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省镇平县,仿佛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是万新铭与玉雕的不解之缘。万新铭是中国77届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学习环境艰苦,学习资源匮乏。可尽管这样,他还是凭着自己对玉雕的一片热情,在这一领域创下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普通的玉雕花样简单,而万新铭却独独擅长将山水国画,水墨书法雕刻于玉上。花样复杂却不凌乱,内容细致不失神韵,完美的将古风古色融入于温润的玉石中,更添了玉石的历史厚重感。
作品翡翠《怡情山水》
作品翡翠《怡情山水》是古风与玉雕的完美融合,是传统文化与当代创新的汇集碰撞。作者以刀当笔,游刃有余,不仅注入了山水咫尺,天涯无限的意境,更是注入了自己的思想与理解。充分利用散点透视,形成布局上的全景模式与重叠法则,表达出了只有中国文化才具有的成像空间。山水玉牌的雕面线面结合,结构一览无余,空间感错落有致,分割精巧,细节细致,既保持了与原有的质感,更是锦上添花,在整体上融入了山水的观感。
作品《锦绣前程》
作品《锦绣前程》选取翡翠为原料,巧妙的利用了绿与白。层次感丰富,人物虽小,却栩栩如生,跃然眼前,完美的表达了作品中的人物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憧憬,也将欣赏者带入到了其中的意境。
玉雕最难的一点怕就是下刀无悔,只可作减法,一刀稍有不慎则前功尽弃,耗时大,需要玉雕人长时间的聚精会神。在小说《穆斯林的葬礼》中,玉雕大家梁亦清耗时三年雕刻的作品毁于一旦,致使他崩溃吐血而亡。不管何时,玉雕人都将玉看做自己精心呵护的杰作,无论何时都会对其爱护有加。万新铭在从事玉雕行业的这么多年来一直支持带动众人创业发展,为玉雕行业提升产业发展规划创造贡献。同时他积累沉淀自身经验与学识,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综合底蕴,也对玉雕艺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因此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甚至很多海外玉器收藏爱好者都对其人及其作品欣赏有加。万新铭的每一件作品的诉求特质,使用方法和艺术形态都不同,但万变不离其宗,其中蕴含的内在基因是相同的。万新铭的每件作品中都透露着他深厚的玉雕底蕴以及他本人对玉深深的喜爱,他将继续挥舞刻刀,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更多的惊艳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