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庙宇木雕手艺人郑银聘致力传承让木雕技艺焕

发布时间:2023/11/12 16:35:56   
■本期执行:赖小玲潘山庙宇木雕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省级非遗绝技,潘山庙宇木雕具有典型的闽南地域风格,雕刻作品与建筑空间及构件受力逻辑完美结合,浑然一体,雕刻技法细腻娴熟,线条流畅灵动,层次与立体感强,表现了福建木雕的瑰丽之美。这门传承数百年的老祖宗的手艺,穿越海峡、走进台湾,受到台湾同胞的喜爱。在这过程中,产生了一大批杰出的庙宇木雕手艺人,郑银聘师傅就是其中的一位。作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潘山庙宇木雕”代表性传承人,郑银聘多年来潜心于木雕技术的研习,在成千上万的庙宇建筑、佛像雕塑上留下了自己精妙、传神的设计。更为难得的是,他还在与时俱进中,不断学习前辈制作的样式和后人设计的图案,创造出很多新的图案花样,让这门具有鲜明闽南特色的艺术愈发让人折服。郑银聘设计的庙宇木雕作品《台湾高雄飞凤宫》郑银聘设计的庙宇木雕作品《台湾高雄八正堂》木雕作品《十二生肖馆》打破常规,致力传承福建木雕素来与浙江木雕、广东木雕并称为“中国三大木雕”。隋唐以来,福建木雕尤以佛、菩萨、罗汉等庙宇木雕最引人注目。庙宇木雕至今仍在晋江东石等地有着广泛的传承,其中潘山庙宇木雕最具代表性,其传承者累积了丰富的寺庙建筑雕刻经验,并不断革新寺庙建筑雕刻技艺。潘山庙宇木雕与全国各地木雕血脉相承,互相影响,是从建筑、佛像雕刻、民间家具逐步发展起来的,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的源流可上溯至清雍正年间的陈世清匠师,经传六世到陈敬象匠师(于年入赘柯家后改名柯子庆),其对原有木雕技艺加以改进和创新,融会贯通,精益求精,在闽南很有名气;除一些民居建筑外,他还主持过闽南不少大型庙宇的建筑,至今,尚有石狮永宁虎岫寺、永宁城隍庙等建筑保存着他不同时期的木雕作品。后来,柯子庆将庙宇木雕工艺传授给其子柯贤成、柯贤兴。19世纪70年代以前,潘山庙宇木雕技艺只在家族内流传。至上世纪70年代初,柯贤成、柯贤兴开始传授给外姓徒弟。潘山村郑文幸、郑银聘成为柯子庆的第三代传人。之后通过父子相传和师徒传承两种路径又分别传授给第四代传人张连顺、郑和平、吴金铜以及第五代传人张世明、郑胜利、郑志伟等。潘山庙宇木雕以杉木、红木、樟木、柚木、桧木等为主要雕刻材料,使用规、矩、绳、尺、水秤、坠砣、墨斗、眉叉子、斧头、锯、刨刀、扁铲、雕刻刀、锤、凿子、摇钻等传统木工工具,综合运用圆雕、浮雕、镂空等技法雕刻成佛像、龙柱、门神、神龛等系列庙宇作品,刻工细腻、布局丰满、层次分明、立体感强,广泛涉及古代神话、传说、民族服饰、民风民俗等内容。潘山庙宇木雕不仅体现了木雕艺人的精湛技艺,而且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水平,是研究了解先民生产、生活状况及思想认知水平的一扇窗口,更成为海峡两岸工艺、宗教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漂洋过海,只为传承郑银聘出生于潘山。50年前,郑银聘14岁,为了谋生,他选择了木匠这个行当。后来,他成为柯贤成、柯贤兴之徒,通过刻苦勤奋的学习,雕塑技艺日渐精湛,成为潘山庙宇木雕技艺第三代传人。随着潘山庙宇木雕的声誉渐渐远播,许多台湾同胞延揽这里的工匠入台修建庙宇工程。因为郑银聘不但全面掌握了闽南寺庙雕刻的独特技艺技术,而且勤于钻研,系统地学习了中国传统营造技术和各派雕刻技法,取长补短,融会贯通,不断推陈出新,被邀到台湾,为台湾多座庙宇雕刻各种木雕。年,时任台湾学甲慈济宫董事长周大围回龙海白礁慈济宫进香谒祖,听闻郑银聘的庙宇木雕技艺十分了得,便委托郑银聘制作四尊保生大帝神像,带回台湾奉祀。四尊神像造型美观、做工精致,深受好评。尤其是高雄八正堂,无论是繁复华丽的藻井、斗拱、龙凤柱,还是梁枋间活灵活现的狮兽、人物、花鸟等饰件,抑或工艺细腻考究的佛像、神龛、门神等,都因其技艺的精湛获得无数赞誉。从台北的关渡宫、松山奉天宫,到台中的文昌帝君庙、普仑寺;从台南的南鲲鯓古迹,到台东的城隍庙,潘山木雕的艺术珍品遍布宝岛庙宇。他还曾先后多次与台湾知名雕刻工艺师蔡远声和林沧洲、古建建筑师庄敏信、设计师黄锦树等专家沟通交流、切磋技艺,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你比我们还了解台湾啊。”有一位台湾朋友曾开玩笑地跟郑银聘说,“我们所熟悉的台湾,往往是某一个角落,而你的脚步踏遍了整个台湾,你反而是我们的向导……”对此,郑银聘倍感光荣,同时也觉得使命重大。“寺庙可以说是国家的艺术宝库,它是各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也是‘历史文物的保险库’,举凡天文、地理、建筑、绘画、书法、雕刻、音乐、舞蹈、文物、庙会、民俗等艺术都融汇在庙宇艺术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民俗特色。它的手工价值也是文化价值的体现。”不拘一格,坚持初心走进郑银聘的工作室,仿佛走进了木雕博物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木制品的百般模样,可以看到它们充满灵性与气韵,让人惊叹——佛像、门神雕刻性格突出,惟妙惟肖;神轿、神座、神龛、神桌雕刻线条均匀,富丽堂皇;花格、门窗、屏风雕刻凹凸精确,错落有致;构件系列种类繁多,形态各具。特别是龙柱的雕刻艺术,更是无与伦比,独具匠心。用整个方木雕成圆柱,采用镂空技术雕刻,使得圆柱中间有圆柱,层次分明,活灵活现。“没有捷径就是最快的捷径,因为你所有的坚持和努力,都会在某一天回馈给你,你得到了你所付出的。”郑银聘表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潘山村木雕行业的鼎盛时期,几乎人人都会用雕刻刀,从事木雕工艺的人覆盖了半个村。而时至今日,潘山木雕逐渐出现技术人员流失、人才难以为继的问题。“现在的年轻人比我们那一代聪明多了,但是缺少点耐心和吃苦精神,木雕技艺需要长年累月的积累与练习,有一些学成的,之后也因为种种原因转行了。”郑银聘惋惜地表示。虽然如此,他从不放弃带徒弟,他会定期到金井职业中学、潘径中学等学校讲课、培训,在泉州师范学院成立教学实践基地,以期培养出更多木雕人才。他先后培养出多名各工序雕刻技师,现在,他的工作室共有多人跟着他学习。漳州龙海白礁慈济宫、晋江市南天寺、泉州紫帽山金粟洞、河南洛阳市栾川县石庙乡皇弥寺等国内较出名的木雕建筑体,都是他带领年轻人创作的。如何展现自己的特色,把木雕技艺发挥出来?郑师傅认为,木雕艺术是要做给人们去欣赏的,要能让大众欣赏得来,这非常重要。而传统的手艺是非常宝贵的,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的艺术,不能断了传承。所以传承与创新,是永远不能停止的。他认为,木雕艺术的发展不光要求勤于研学,工作认真,还要积极参加各项工艺赛事,参与与之相关的美术工艺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宽艺术视野,提升审美境界,联结艺友情谊,以此积淀文化素养和创作热情。“让庙宇木雕得到进一步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坚持的方向。木雕雕刻步骤1设计艺人根据木料的形状、疤结、纹路,精量尺寸,用画稿的方式,依形设计。有些老艺人经验丰富,直接下刀,更是成竹在胸,技艺超群。2打坯这考验的是斧凿的功夫,工匠们在力道上面拿捏的精准度、速度、深浅度都要把握得当。3修光雕刻细部,使用的是一整套不同宽度、不同角度的刻刀,这个需要艺人平时经验的积累及良好的雕刻艺术手感,方可达到形神兼备的理想效果。4磨砂完成后的木雕,用细砂纸磨光,并配合刮刀刮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582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