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砚里的社会百态——清前期的匠人和学者》(TheSocialLifeofInkstones:ArtisansandScholarsinEarlyQingChina),高彦颐(DorothyKo)著,UniversityofWashingtonPress,“伊谁夺得天工巧,纤手专诸顾二娘。”——热衷于石砚的文官李馥(–)曾如此称赞为他制砚的顾二娘,而我们却还不认识这位在清代以砚雕闻名的女匠人。同样,委托制作石砚的顾主、矿工、刻工、设计者、品鉴行家和收藏家,他们都是石砚产业和文化的一部分,却隐身在历史的各个角落,鲜为人知。高彦颐(DorothyKo)的《石砚里的社会百态——清前期的匠人和学者》()将这群人集结起来,为我们打开一个由石砚的制作、设计、交换、流通、使用、收藏等流程串联起来的文的世界。TheSocialLifeofInkstones:ArtisansandScholarsinEarlyQingChina高彦颐在这本书里精心安排了一趟旅程,带领读者通过石砚从多维度认识清前期的匠人和学者。除导论和结语,全书共五章,一章一地,从一方砚台到另一方,陆续在特定的空间里展示与石砚交织在一起的其他实物研究对象、史料文本、个人活动和群体形象。书中第一站便是紫禁城,康熙、雍正两位皇帝,他们命令造办处砚作由包衣首领及旗下奴仆等设计宫廷石砚。进而南下,第二章的主角是广东采石场(今肇庆市端州区黄岗镇白石村)的工人,包括矿工、凿工,他们在源头上控制端砚的产出。雕刻设计的环节以苏州为重,这里自然成为书中第三站,作者带我们参观顾二娘执掌的石砚作坊和托名于她的砚台。顾二娘的品牌效应不仅限于苏州及周边地区,而且遍及江南石砚市场,她的顾主网络一度延伸到福建。由于参加科举的考生在南方流动等原因,石砚入闽,第五章满纸都是福建收藏家和一群南方文人墨客对石砚的热情。他们不仅品评石砚写赞辞,还亲自拿起刻刀,参与石砚的再创造。在一个石砚的世界里,这些人之间产生关联:钦点松花砚为御砚的康熙皇帝、穿行于皇宫内外操办制砚的刘源(约–前)、生平信息很少但留下精美山水端砚的刻工王岫君、了解采石凿刻整道工序的道光年间砚学专家何传瑶、为砚写史的高凤翰和林涪云,等等。无论有名或无名,书中出现的人物都涉及石砚的制作、使用、收集和写作,他们一齐使得石砚流通于宫廷与社会之间,共同缔造石砚的款式风格和价值评估,成为以石砚为中心的社会网络的一部分;反之,石砚也在他们的生活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以石砚为焦点,高彦颐在书中发起对劳力之于劳心、手工艺人之于学者官员这种二元区分的挑战。她在清初重建文人体制的时代里追溯多元的人物和群体,模糊我们已有认知中的身份标签。比如同为工匠手艺人,虽然有些可以游走于宫墙内外,但宫廷造办处的就是与黄岗村里的不同。或者,同样习文断字,也曾寒窗十载,但那些放弃科考转投笔墨营生的,就无法与考取功名已拜官封爵的为伍。明末清初的朝代更迭中,读书人既在仕途谋求治国齐家的理想,又委身于文化产业的萌芽,于是这个群体产生自然划分,划分后的不同身份也天然地共享流淌在读书人身体里的文墨。在众多身份里,作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60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