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一把刻刀一方砚,这也很青年

发布时间:2022/6/10 18:12:43   
卡力孜然酊 http://pf.39.net/bdfyy/bdfhl/170222/5229029.html

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文房四宝独具特色,而砚更是中国雕塑、书画、金石、文学、历史等文化艺术的集中体现。

时光里的老手艺人

当我们看到一方方雕工精湛、巧夺天工的易水砚时,我们很难不想象这样一个场景:一位老匠人,鬓角花白,一脸皱纹,一身尘土,一边刻坯一边用粗糙结实的手指拂去细小的石屑,像对待自己孩子一样悉心对待手中的砚石。

诚然,我们对工匠的形象认知往往有这样的特点:专注且缓慢,辛劳且少量,我们常常称呼他们为“老手艺人”。提到他们背后的默默付出和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我们肃然起敬,可又有多少年轻人真正愿意投身其中呢?接下来,我们走进一位易水砚年轻砚雕师的砚雕世界。

“95后”的别样年华

视频中的年轻砚雕师王巩是一位“95后”,投入易水砚的雕刻工作至今已有六年的时光。正处在大好年华的他,本可以有一份相对轻松的工作,可他却选择用凿子、刻刀等最基本的工具,面对易水河畔采来的石头,心里想着师傅传授的知识,在高度程序化的重复中,创造出各不相同的砚品。

▲王巩雕刻工作中

谈起他的选择,他便笑道:“从小就对绘画、雕刻感兴趣,感觉一块石头在手中变成既实用又漂亮的砚台的过程很神奇,很满足。我也很恋古,喜欢古代文人那种淡泊高雅的生活方式。“

▲王巩所作春分节气砚《花蝶追春》

走进非遗文化

王巩朴实无华的两句话里,暗藏着一个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年轻一代往往缺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缺乏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和认同,也很难静下心把精力倾注在需要多年才能磨练出来的一门技艺上。这些因素使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出现断层,缺少新的年轻活力注入,非遗技艺的发展就容易受到阻遏,传承将成为大问题。

▲易水砚《布币砚》

谈到易水砚的未来,王巩眼里闪烁着光芒,他说:“易水砚的未来会越来越好,因为作为一个传统文化,首先它能生存下来,就说明现代必然有它生存的空间,更何况它自身也是充满魅力的。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陶冶情操,提升内涵,笔墨纸砚又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这种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趋向是刻在我们的基因里、我们的骨子里的。我只需要把我的雕刻技艺练好,向界内著名砚雕大师多多学习,把更多的文化信息倾注在砚台里,就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看到它、欣赏它、使用它。”易水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继承、发展和弘扬。对此,易水砚始终加大非遗文化宣传力度,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也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愿意了解非遗,前来零距离接触体验易水砚非遗技艺。走进非遗、爱上非遗,肩负历史使命,做易水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非遗传承,期待更多年轻人接力。以青春之名,做非遗文化的传承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54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