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小刻刀,大舞台ldquo零钱电影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于年在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简称“十八小”)捐建了“零钱电影院”,让孩子们拥有了一方看电影、画电影、尽情放飞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园地。几年过去,“零钱电影院”也已经成为了十八小开展特色教育的一个亮点。
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的学生在“零钱电影院”上电影教育课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认为“零钱电影院”不仅仅是一间可以看电影的多媒体教室。我们一直积极倡导、推进学校和老师在“零钱电影院”中开展儿童美育课程,包括手工、绘画、音乐、文学、电影欣赏、儿童主持、儿童话剧、舞蹈,以及其他各种可以培养孩子审美能力、激发创造潜力、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素质教育课程。
电影教育课程上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
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在充分利用“零钱电影院”电影教育课程的基础之上,还自发开展了版画课程。新疆现代版画开始于上世纪30年代末,到如今已有80年的发展历程,总体来说,其本身的艺术性和印制质量是在不断波动中上升发展的。但是,在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的美术老师苏和巴图尔看来,我们对新疆版画的未来并不能盲目乐观,他认为新疆版画不会像以前一样无限繁荣下去,目前急需传承,只有在学校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下,才能保护好这个艺术瑰宝。
苏和巴图尔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在调试版画机
学生们尝试自己使用版画机作品拓印成功在苏和巴图尔老师的倡议下,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成立了版画社团。在社团成立初期,因为资金和资源匮乏,学校的老师们合力用手工制作了一台简易木质版画机,让学校的孩子们体验制作版画的过程。没想到社团一开,就马上吸引了很多学生。这项活动既能动手雕刻木版,又能用画笔上色,还可以用版画机进行印刷,小朋们忙得不亦乐乎。社团刚开始没有具体的课程,以学生的体验为主。但是,简易木质版画机体型小、工作效率低、印刷效果差,不能完整地制作版画,同时学校也负担不起制作版画所消耗的雕刻刀、木版、油墨、染料等等。
学生们正在刻木版学生们正在上色和拓印在回访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零钱电影院”项目的时候,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了解了这一情况,随后在跟学校沟通后,决定长期资助学校的版画课程。硬件上,我们捐赠了标准版画印刷机以及相关材料,包括油墨、滚筒、木刻刀、专业版画纸、木刻板、晒版画的筛子等;软件上,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启发和引导学校美术老师开发了系统的版画课程。其中,低段的学生主要学习画稿,以版画起稿为主;中段学生主要练习版画创作过程中刀法的运用;高段的学生可以熟练掌握版画的起稿和刀法,进行有主题性的原创。最终十八小将版画纳入到学校的兴趣课程中,每周都有一节专业版画课供各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版画课也因此成为十八小的一个教学特色,校园文化宣传栏中也处处展示着学生的版画作品,遍布学校的各个楼层。同学展示自己的版画作品学生版画作品在校园中展出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希望新疆版画能很好传承下去的同时,也更希望把偏远地区美好的非遗手艺带出来,让社会公众都能够有机会欣赏、了解、体验和传承这些手艺和文化,同时为公共艺术教育做出贡献。华谊兄弟公益基金于年新年前夕,邀请了新疆第十八小学的苏和巴图尔老师和石屿洁老师来到北京,在松美术馆开展了一场主题为木版年画非遗手工的免费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让这里的孩子们能在了解传统年画习俗和版画技艺之余,启发创造力与想象力。同时,这次活动也加深了城乡文化交流,推动了非遗艺术传承。
华谊兄弟公益基金首期“新生传承”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木版年画非遗手工课
年,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发起了“非遗创生”计划,鼓励学校和学生在“零钱电影院”学习、继承传统手艺,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将传统手艺带到发达城市地区,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诞生于新疆第十八小学“零钱电影院”中的版画兴趣班正是我们“非遗创生”计划持续发展的一次实践。未来,华谊兄弟公益基金希望更多的兴趣班能在“非遗创生”计划的支持下,更好地绽放光芒。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新疆伊宁市第十八小学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