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福布斯中国专访四十不惑,老男孩肖央表
来源:福布斯中文网
6月1日,那对曾经唱跳着“你是我的小苹果”、深情演绎《老男孩》的筷子兄弟回来了!时隔六年再度合体,这一次,他们带来了新歌MV《ILOVEYOU》,歌词简单易懂,虽不似《小苹果》那般魔性洗脑,但带劲的节奏感,让人很难不“上头”。
图片来源:DR
这首歌聚焦于普通小人物,积极且充满了正能量,正如歌词中“我们都是生命的流星,在陨落前你说要大放光明”,结尾处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对身边的人表白“我爱你”,虽是一句简单直白的话语,却极具冲击力,为身陷疫情的人们送去了暖意,驱赶了阴霾。
当我们电话连线肖央的时候,他正忙于录制综艺与新歌的宣传。聊起新歌,肖央说道,“其实这首歌在疫情前就开始创作,选择在这个时候发布,也是想在最脆弱的当下,给人们带来治愈的力量。新歌结合了《小苹果》和《老男孩》共同的优点,节奏欢快,笑中带泪,你会感受被拥抱的温暖。时代的背景导致了人类前所未有的精神压力,有人会孤独,有人会失眠,有人常焦虑,我们希望每个人都可以在灰心失望时候,找回并点亮自己心中的光,也让人们看清,原来你此刻所拥有的才是最珍贵的。”
05:00新歌MV《ILOVEYOU》。
从碌碌无名到名声鹊起,肖央仅用了5年的时间,就站上梦想舞台的聚光灯下,万众瞩目。年,短片《老男孩》及其同名主题曲爆红网络,集编导演于一身的肖央和搭档王太利组成的“筷子兄弟”组合一下子红透了半边天。年,电影《老男孩之猛龙过江》上映,电影中的《小苹果》成了火遍大江南北的神曲,成为了肖央和王太利最响亮的名片,并一举把他们送上了全美音乐奖的领奖台。
肖央图片来源:DR
但,肖央的瞩目远不止这些。他成功演绎了多部票房大卖电影的经典人物形象。他是《老男孩》中在梦想道路上苦苦挣扎却不得志的肖大宝;是《唐人街探案》里洋相百出的泰国警长坤泰;是《唐人街探案2》中谐趣横生、极不靠谱的侦探宋义;更是《误杀》里那个为了家人可以不顾一切、平凡而伟大的父亲李维杰……不过,在肖央看来,或许“正剧”戏份更接近于他私下的状态。
私底下内向、羞涩的肖央,被意外地“拉”进了人们的视线中心,看似偶然,却属必然。在去年年末的一部悬疑大片中,他用演技征服了所有人。自年12月《误杀》上映以来,仅仅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电影票房就破了10亿。最终以12亿的傲人成绩,刷新了国产悬疑片的票房纪录。肖央在微博上风趣地调侃道:“不知道李维杰在监狱知道这个消息后,是该高兴呢?还是该担心更多人认识他,导致他越狱计划又增加了一个难度呢?”
初演人父的“尴尬”却“恰到好处”
《误杀》惊艳到我们的又何止是精彩的剧本和烧脑的紧张情节?
男主“李维杰”这个角色,似乎是为肖央量身定制的。李维杰的脸上时常挂着一幅小市民的市侩和狡黠,却又有着小市民的真诚和善良。看似没什么大的志向,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过着平凡的生活,唯一的兴趣就是看个电影和拳赛了。
肖央将一个普通小人物的角色演绎得惟妙惟肖,将父亲伟大的爱诠释得淋漓尽致,让小人物的普通,承载了一种隐秘的伟大。
“我心中的李维杰很完美,至少比我完美,”肖央笑着继续说道:“他很有担当,家人是他的全世界,当最亲密的家人受到侵害的时候,便会爆发出强大的力量。”
摘得国内悬疑类电影的票房冠军,肖央认为,这是任何一部伟大艺术作品的共性——背后暗藏的是更多令人深刻的信仰和更多关于价值观的探讨。正如《误杀》这部电影本身,表面看似一部悬疑片,但它的内容和情节线却走向深层,除了有悬疑片该有的烧脑外,更留给大家一种情感上的触动,“是带有思考的催泪和感动”。
影片播出后,深受追捧,“二刷”、“多刷”的影迷比比皆是。有网友感叹道:“没想到‘半路出家’的肖央竟然演得如此出色。”对于“半路出家”的评价,肖央似乎并不介意,“他们确实没说错,我从事的领域比较多元,其实我是电影学院毕业的,大学时期学过表演,所以音乐事业的起步要晚于电影,只是没曾想我的音乐先火了起来,‘歌手’这个标签自然就先入为主了,”肖央打趣道,“严格意义上,音乐才是真正的‘半路出家’吧。”
如果你还停留在“筷子兄弟”令人难忘的喜剧特色中,那么,现在的肖央已经可以经受住大荧幕的考验,贡献堪称实力派的演技。对此,他却表现得十分谦逊,“这些都是大家对我的褒奖,其实我做的还不够。”不够完美,他认为自己还在演技上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误杀》剧照
当被问及这部影片中还有哪些不够完美的地方,肖央想了想说:“父亲的演绎。”要去饰演两个孩子的爸爸,对于未为人父的肖央而言,无疑是最大的挑战。为了参透这个“陌生”的角色,他试着通过代入感去深刻理解,“在你看得到的一些事情上,去找感觉,比如回忆父亲和我、和我姐姐的日常相处,去找一些感情连结。”
虽然生活中还没有孩子,但肖央在见到女儿的扮演者许文珊后发现,顿时不知该如何与眼前这个17岁的女孩交流,这种“尴尬”的感受,与片中的父亲不知如何与叛逆期的女儿沟通的感受很像,“我就顺着‘尴尬’的心态去演,去塑造这段关系。”
“演员临时拼凑起来的一个家庭,如何真的把一家人的爱呈现出来,内功很重要”,肖央说,“如果我有孩子,相信呈现效果一定截然不同。”
《误杀》改编自印度版的《误杀瞒天记》,但肖央至今都未曾看过“原版”,“这部戏已经完全本土化了,我不想受到印度版的影响,”肖央对导演和编剧充满信心,“我们的《误杀》自带情节和节奏,中外版本所表达的深度和重点不同,国内的版本更像是把印度的故事改编成华人自己的故事。”
自从在《误杀》中塑造了伟大的小人物角色后,刑侦、悬疑类的剧本蜂拥而至,但相较于好的剧本,肖央更看中团队,“电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东西,剧本可以有修正的空间,人比剧本更重要,我想和有态度和赤子之心的创作团队合作。”
对于出生在公安世家的肖央而言,“警察”是他未来特别想要尝试的荧幕形象,“我的父亲当了一辈子的刑警,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天生对刑警有着一种敬畏之情,希望可以借着情节把父亲对我的影响,以及我对刑警的深刻感触,在往后的表演中表达出来。”
拍戏更像是在“玩命”
人们往往有种错觉,以为角色和表演者本人虽然不同,但性格或有相近的地方,实际上,在很多时候,恰恰相反。角色的经历和性格,与真实的肖央,相去甚远,现实中的肖央似乎没有他在电影中那样收放自如。
早在年的《老男孩》之前的六七年,肖央就已经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广告导演。大学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广告导演专业的他,中学生涯是在中央美院附中度过的,他学过油画,还曾立志要成为一名画家。“如果画画坚持下来了,我想我会成为一位不错的画家”,肖央打趣中透着几分自信,这份自信来源于年少时扎实的绘画基础和深厚的功底。
图片来源:DR
纵观媒体对他的报道,从来不见那些所谓的“艰苦奋斗史”,提起遇到过的挫折,肖央也接受采访时,用一句俚语“看得见贼吃肉,看不见贼挨揍”轻描淡写地带过。但他的每一步走的都不容易,在不长的时间内,完成过几次身份的转变。
从央美的美术生到广告导演,又从广告导演“改行”到电影导演、编剧、歌手、演员……巨大的转变,用他的话说,无异于“改行”。然而,对于电影的热爱和兴趣一直驱使他勇往直前,“内心总有一个不安分的声音在呼唤:去追逐另一个更丰富的自己吧。”
在自己的众多身份中,当被问及“哪个身份最具挑战”时,他答道:“歌手,最唐突也是最难的一个。”意料之外的答案,让人难免有些错愕,“虽然我们的歌曲火遍大江南北,但,这并不能证明我是一名优秀的歌手。”肖央解释道:“我没有花太多的精力在音乐创作上,如果有时间,我想我会更享受与乐队一起玩音乐的时刻。”
图片来源:DR
在外人看来,现在的肖央是光鲜的,但背后的艰辛,只能默不作声使劲往肚里“吞”。于他而言,拍戏更像是在“玩命”。正如所有艺术门类一样,呈现给观众最美好东西的同时,往往伴随着创作者本人痛苦的经历。
肖央深刻地记得村上春树曾打过的形象比喻:“编织一个故事时,人性中类似像毒素一样的东西就会涌现出来,这些毒素或许也是人性中有致命吸引力的地方。所以作家必须与这些‘毒素’正面交锋,巧妙处理,才能构建出宏伟的作品。这些‘毒素’,就如同河豚身上有毒的部位一样,危险却最鲜美。”表演,亦是如此,艺术家们都处于这样的一个位置。
表演,更像一种伤痛的触发机制。恰恰与心理治疗背道而驰,心理治疗是避免伤痛再次触发,而表演,则是揭开伤疤的过程,把自己代入,去想象各种痛苦不堪的经历,比如亲人离世,比如孩子被性侵等等,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去表达。往往,这种代入感是对人的内心带来极大的摧残。“戏里戏外,如果不及时跳脱,精神世界就会随之崩塌。”肖央透露了自己的解压小秘诀:“在剧组的时候,我会经常健身,让自己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
《老男孩猛龙过江》剧照
演员有时候容易被“困”在某些特定的表演风格中,肖央在观众的眼中,是一个天生自带“喜感”的艺人,但这,太过于片面。撕开“喜剧角色”的标签,他同样可以把爱憎分明、性格鲜明且丰满的正剧类角色演绎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
关于如何可以自如地在不同的角色之间自由切换,肖央认为,这更像是自己人格中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有很多面,演戏的经历是一个发现自我的过程,“角色中的某些东西或许我本身就有,表演就是把它们从自身上挖掘,然后放大、匹配。”
他所扮演过的角色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特有韧劲,对内心想做的事情都特别坚持。在塑造的所有荧幕形象中,除了最近饰演的“李维杰”,肖央记忆中最深刻的非“肖大宝”莫属了,在他眼中,“肖大宝”是很多人的缩影,年少轻狂时逐梦却始终不可得。但肖央希望借《老男孩》这部短片传递一个信念——无论现实多有残酷,也不要轻易将那个怀揣梦想的自己杀死。正如片尾的那句话:“梦想不会随着时间褪色,反而愈加珍贵。”
成为多部票房大卖的电影男主,肖央自然始料未及,他调侃道:“其实,做演员这件事,我从未想过。”
回忆自己在《唐探》剧组的经历,肖央认为没有比“特别”和“有趣”更适合来形容的了,“你很难想象,《唐探》这个剧组仿佛集结了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人,这一两年是中国历史上,中国人走出去最多的时代,前所未有地和各个国家的演员合作,剧组就像一个多元、浓缩、全球一体化的当代中国,特别有意思。”
他感谢外界对自己的“褒奖”,但同时,他更希望在“褒奖”之外,可以让自己时刻保持清晰,记得做每一件事的初心。他始终觉得自己应该去旁观这个行业,用普通人而不是影视从业人员的视角去观察,保持安静独立的思考。
肖央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有挑战的环境里,由此激发出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潜力。他也感恩每一位与他同行的人,比如“黄金搭档”王太利,比如导演陈思诚,“有时候搭档之间,演员和导演之间,彼此的默契配合,就会激发无限灵感,让艺术创作‘1+12’。”
即使“改行”,也是一个会“表演”的画家
艺术的创作,注定是孤独的。这是近来肖央参加综艺节目《巧手神探》最深刻的感触。
《巧手神探》是由湖南卫视打造的首档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具有扎实美术功底和素养的肖央,对于“门儿活”,自然是信手拈来。《巧手》最吸引肖央的地方,除了珍贵的传统手工艺外,更重要的是,它在向人们推送的、这个时代最缺乏的东西——热爱和专注。当各有所长的能工巧匠们出现在大众面前,观众惊叹于他们巧夺天工手艺的同时,这份长年累月对手艺的‘坚持’,也会触达大家内心最柔软的部分。”
图片来源:湖南卫视巧手神探官方微博
从构思开始到作品的创作,常常都是一个独处的状态,战胜焦虑,摆脱心浮气躁,每位手艺人必须经历这样一个从0到1的过程。人类都有创造的欲望,在追求自己所热爱的东西时,有人用画笔,有人遇到了刻刀,有人善用翻糖,有人在厨房迷上了蔬菜,有人拿起来了蛋壳……他们就地取材去创造,以不同的载体表达自我,最终凭借着热爱和勇敢,在忍受孤独的坚持后,成为了不同领域的专家。
“静下心来专注于某一件事,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碎片化时代,太弥足珍贵了。虽然,我们现在可以拿着手机与全世界联系,随时可知外界发生的重大事件,但我们却忘记了与自己独处的时间,忽略了‘向内看’的重要性。”肖央补充道。
图片来源:DR
远离舞台的肖央,沉稳、内敛,话虽不多,却对人生和时代有着自己的感悟。他很珍惜疫情时期可以暂时停下来的“慢生活”,因为他可以花更多的时间在思考上,比如时代与人的关系,又比如人与自己内心世界的联系。
疫情打乱了工作的节奏,却还给了内心一份久违的安静。身边的一个朋友曾向他吐槽,“平时休息的时候常常会焦虑,总觉得别人在学习,自己玩去了,心生罪恶感;但疫情就像一场突然停电的事故,所有人生活都按下暂停键,心里也踏实很多。”这种想法或许会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但肖央却认为,这份安静不应该来自于外界,而取决于自身。
图片来源:肖央个人微博
拿起画笔,他在画纸上闲情逸致地勾上几笔;午后,剪辑或制作一部自己喜爱的影片;夜幕降临,健个身,跑个步……疫情宅家的日子,与自己相处的时间变多了,肖央乐在其中。
画画这件事,曾被肖央调侃作“最无聊时候的消遣”。画画之于他,是一种更安静、更深邃、也更私人化的艺术形式,那是他追求艺术的起点,也是他从事其他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图片来源:肖央个人微博
当他翻寻柜子里的老照片,看到上学时的画作时,突然像是一阵暖风吹开了他尘封已久的回忆,望着手中的这些画作,不由感悟道:“那些身边的、脑子里的,一切事物的意义都是来给画画做参考的,或许演戏亦是如此吧。”虽然如今当不成画家,但无论是通过表演还是音乐,都是一种表达和情绪的传递,只是形式不同。
四十不惑的年纪,正值男演员的“黄金时代”,这个“老男孩”心中的那份对人生的豁达和对梦想的执着,从未改变。未来,肖央希望能够出演一些好的电影,与王太利的‘筷子兄弟’一起,创作几首好歌;导演一两部好的电影……继续寻找着在艺术领域的自我突破。
以下是福布斯中国与肖央的部分对话:
福布斯中国:在《声临其境3》中,您为很多经典人物角色进行了配音,您觉得如何可以做到真正走心的配音?
肖央:配音其实并不是大家表面所看到的的那么简单,配音不仅仅是表演,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个声音秀,它需要熟练的表演,加上配音的技巧以及情感的投入,一气呵成。当然,更重要的是,这个情节首先要触动到自己,然后才能把情绪表达出来,去触动观众。
福布斯中国:您和刘德华合作的新片《人潮汹涌》上映在即,可以和我们聊聊华哥的合作感受吗?
肖央:刘德华是我儿时的偶像,合作时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和他合作后,你才会明白为何经过了那么多年,他仍然是受众人喜爱的天王,这种爱不会随时间的推移而消散,自有它的原因。在他身上,会看到很多人格魅力:谦逊、敬业、自律、乐于助人等。
福布斯生活系列活动
涵盖沙龙、晚宴、论坛、展览、品鉴会等形式
畅谈健康、消费、居住、出行、科技等前沿趋势
致力于打造生活爱好者与创新者的跨界交流平台
见证中国新消费时代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