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不同时代的阅读故事老一辈喜欢纸质书籍,年

发布时间:2023/5/9 19:26:45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都无法复制,不同的经历会打下不同的精神烙印。

有趣的是,若生长于同一个时代,便会寻出蛛丝马迹的共性,正所谓一代人有一袋书。

老一辈的“书迷”感慨现在阅读的便利性和广泛性,年轻一代对于阅读却不以为然。

而对于学生来说,读书早已成为了学习的一部分。

不同时代的人对于全民阅读的不同看法,透着他们各自不同的“悦”读故事。

年:充满矛盾感的阅读

生活在上世纪50年代的人,红色是其成长的基调。

在黄金般的青春时代,他们见证了书籍风雨飘摇的命运。

因此他们对读书有种特殊的饥渴感,乃至将这种感觉保持了一辈子。

在郑国栋的家中,有一间专门为他设计的书房。

这间书房朝阳摆满了植物,一整面墙被设计成了“顶天立地”的书柜。

就是这面书柜墙,让郑国栋颇感自豪。

郑国栋的书,很多是包了书皮的,牛皮纸、塑料纸、包装纸。

各种各样的书皮,让旁观者猜得出这些年代久远的书在主人心中的分量。

郑国栋说:“我读过的书,一本都不舍得丢。”

这些伴随郑国栋几十年的书,有很多都是他学生时代积攒下的。

其中一些书籍早已泛黄、卷边,却从中透露出一丝时代感。

“这些书给我一种满足,也给我一种回忆。”

就是在这种满足和回忆中,郑国栋的晚年生活,每天都要在这间书房中耗去大半的时光。

年,国家号召青年“向现代化科学大进军”。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并全面学习苏联。

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21岁的郑国栋考进了大学。

在大学一二年级期间,完成老师的阅读要求,是郑国栋阅读生活的主线。

郑国栋说:“我们从先秦、两汉、诗经、汉赋、楚辞到近现代文学的有关作品都读了。”

他记得光是游国恩先生讲的《诗经》就发了厚厚的一本。

那本小5号字、16开的大书,有游国恩先生的注释,有选文,还有考据。

诗经总共首,而谢冕他们至少要深入阅读80首。

郑国栋经过两年的学习,阅读了大量的中外文学作品。

其阅读量甚至是现在大学四年级的学生都无法比的。

不过,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从年开始,大学正常的学习秩序也不复存在了。

当总结自己学生时期的阅读生活时,郑国栋认为,这些阅读和周围的环境有关系,又没有关系。

“在那个时代,口号连天,每个人要不断压缩自己,只有读书给我们最广阔的、自由的天地。文字是最真实的,也是最能够从中得到安慰的。但那时太单纯,环境又很复杂,很矛盾。我们渴望自由的阅读,但是周围的环境不给我们自由,我甚至觉得自己的青春不应该这样过。”

除了痴迷于《纲鉴易知录》《万历十五年》等大量历史书外,对诗歌的迷恋也影响了郑国栋的一生。

郑国栋尤其喜欢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土耳其诗人希克梅特、智利诗人聂鲁达的诗。

然而近些年来,郑国栋却对当代的文学作品持有保留看法。

“一些诗人和作家的写作故作深奥,故作深沉,看似高深莫测,其实他们的语言像白开水一样,比我们说话还要琐碎。”

郑国栋觉得,读这些书让自己很累,也很不愉快。

与其读这些书让自己不开心,郑国栋选择还是回到古典书籍的阅读上。

年:如饥似渴的阅读

上世纪70年代,爱书如命的父亲在县城上班。

用微薄的工资买了一本崭新的书——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父亲天天读《平凡的世界》,书的封面是浅黄色的,右上角写着黑色的字《平凡的世界》,一对恋人温情脉脉地站在黄土高原上……

右下角是著名作家路遥先生的照片,戴着眼镜的他凝望着远方,吞云吐雾,给人无尽的思考。

这本书成为了父亲的至爱,每天都要不停的翻阅。

每当父亲放下书工作时,我便如饥似渴地读着书中的故事,爱不释手!

从此,吴梅便爱上了文学,更爱了上阅读。

是父亲带她进入了阅读的奇妙世界。

吴梅依稀记得第一次捧起《平凡的世界》时的情景。

夕阳西下,金色的光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身上,墨香盈满她的心中。

吴梅投入地读着文中的故事,无法自拔地融入路遥所构建的《平凡的世界》中。

九天的时间,吴梅如痴如醉,亦梦亦幻。

与主人公一起欢愉,共同焦虑。

掩卷深思,心中浮浮沉沉,颇有感叹!

世事沧桑,人海茫茫之情。

正像路遥在后记中写道:“希望将自己的心灵与人世间无数的心灵沟通。”

吴梅不免感慨万千!

那一年,吴梅刚升入高一。

时隔三年,当处在高三尾巴上的吴梅重读《平凡的世界》时。

故事情节依旧,内心的思绪却多了几分深刻与成熟。

其间变化的也许不仅仅只有岁月,还有时光涤荡下的灵魂。

读得吴梅热泪盈眶,感触颇多……

在高考后的那个夕阳西下的午后,翻开《平凡的世界》主人公田晓霞,曾在日记中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地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

小说中的女人其实无论城乡的都很好,多是温柔善良忍辱负重的。

这是中国女性最美丽之处,吴梅品读书中那份直击内心的亲情、友情、爱情,抚平躁动的心绪,感觉真好!

在上世纪70年代那个没有电视和电脑的时代,这本书伴随吴梅的初中、高中生活。

怀着对文学的敬仰之情,吴梅常常在书中徜徉。

把其中感悟最深的地方勾画下来,和父亲交流。

父亲对吴梅说:“小说中有些故事情节就在我们身边,希望你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

从此,吴梅心里埋下了文学的种子,这颗文学的种子在她心里播种、发芽、开花,结果!

岁月把时光的幕布轻轻一掀,翩翩少女那如梦的双眸便逝去了天真,蓄满了深沉。

岁月把年华的刻刀缓缓一划,婀娜少女光洁的额头上便抹去了稚嫩,倾注了成熟。

岁月悠悠,吴梅曾有过事业成功的喜悦,也留下了失败的创伤。

经历过情感的波折,也忍受过生活砂砾的灼烫。

是幸福的阅读伴她一路前行……

时间的年轮飞快运转,吴梅走到谈婚论嫁的年龄。

几多苦涩、几多无奈、几多失意,梦与现实的距离……

吴梅迷茫,决心来寻梦,她的嫁妆就是这《平凡的世界》!

年:不用纸张的阅读

迈入21世纪,随着电子科技的发达,电子书成为了许多阅读爱好者的新宠。

想看什么书籍,从网络上“百度”一下,便可以搜索到该书籍的电子版。

通过网络传输,下载到手机或者专门的电子阅读器上,便可以走到哪里看到哪里。

不再像以前,一本书好几斤重。

现在一部小小的手机,便可以容纳成千上万本电子书。

如此一来,不仅随身携带方便,许多网络商城也为了顺应书迷们的需要。

不仅推出了相应的电子书籍专区,各种类型的免费小说APP也是层出不穷。

其中许多书籍都是免费下载阅读的,还为阅读者省去了不少购书的费用。

今年刚升初中的李文婷,就收到了妈妈作为毕业礼物送给她的电子书阅读器。

她收到礼物后开心地不得了。

因为班上的同学大部分都早已买了电子阅读器,自己心仪许久终于如愿以偿。

一收到礼物,除了阅读器自带的一些内容外。

李文婷又从不同的网站下载了许多小说,从武侠、言情、玄幻再到她最喜欢的侦探小说。

李文婷一口气把电子阅读器下载了个满满当当。

这个毕业后的漫长暑假里,没有假期作业,李文婷每天都窝在家里抱着电子阅读器。

坐着看、躺着看、趴着看;吃饭看、睡觉看、上厕所也看。

一开始,李文婷妈妈还挺欣慰,觉得女儿喜欢阅读是好事。

看到这个阅读器能这么吸引女儿喜爱读书,李文婷妈妈一度觉得自己给女儿买阅读器是个正确的选择。

但是时间一久,她就发现,李文婷虽然喜欢读书是好事。

但是每天这样长时间抱着电子阅读器,对眼睛也是一种损害。

然后,她就劝女儿尽量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损害了眼睛。

可李文婷却身陷其中不可自拔。

的确,比起纸质书籍来说,电子书的确非常有优势。

一方面阅读方便,阅读量大。

而且电子阅读器可以集合图片、文字甚至音频等多种元素,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有趣味。

这对于原本就喜爱阅读的李文婷来说,无疑是锦上添花的事情。

对于妈妈的劝告,李文婷却不以为然:

“妈妈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平时多用电子阅读器看书,看的多了眼睛感到疲乏的时候,电子阅读器会按时提醒我休息眼睛,而且如果不想长时间费眼睛去看书的话,我还可以下载一些‘有声小说’,这样一来,我闭上眼睛就可以‘听书’了,完全对眼睛没有影响。”

看着女儿说的头头是道,李文婷的妈妈也无从反驳。

然而回忆起自己曾经的读书岁月,仿佛那飘着油墨香的日子已经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6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