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天下年味多南北大不同
从粽子、豆腐脑吃甜的还是咸的,到汤圆vs元宵,南北方的“battle”就没有停止过。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已过,春节的脚步临近,家家户户都在为新年的到来而开始忙碌。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北方小年,祭灶王、吃饺子、放鞭炮,是北方地区过小年的传统习俗。
南方小年为腊月二十四,到了这一天人们就开始祭灶和扫尘,挂花灯、舞龙狮、蒸年糕当然也少不了。
各地小年的时间稍有不同,江浙沪把腊月二十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则把元宵节称为小年,云南部分地方的小年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年是除夕。
过去无论南北方,春节期间都贴窗花。现在南方一般只在结婚时才贴,而北方春节贴窗花的习俗依旧盛行。不同的是,南方剪窗花是用刻刀,而北方是用剪刀。
窗花
说到过年,大家最期待的是什么?
当然是——红包!
每到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戏精”大赛就开始了。
一边说我不能要,一边欲拒还迎地接过红包。不能演得太假,也不能演得太过。
南方两广地区的红包叫作派利是,一般来说是由已婚人士来派发,里面金额不图多少,只为图个好彩头。
北方地区的红包称为压岁钱,主要是给小孩子发,是表示把祝福和好运带给他们。
不同的地方红包的金额也不一样。收红包本就是讨个吉利,心意到了就行,数目的多与少都代表着长辈满满的爱。
过年的主角当然不能少了美食,作为舌尖上的中国,南北方小伙伴吃的是各有特色,让我们来一(yi)饱(qi)眼(fa)福(pang)吧。
北方人过年有储存菜的习惯,大家买菜都是几十斤起步。而南方人是吃多少买多少,不够了再去买。
在北方人心中饺子是当之无愧的“C位之王”,民谚有云:“大寒小寒,吃饺子过年”。北方小伙伴对饺子的感情是相当地深!
南方小伙伴:北方人又双????汲越茸恿耍
来自北方小伙伴的反击:南方人靠一碗米饭走天下?
南方人和北方人之间真的有太多互不理解的东西了。
其实北方人年夜饭并不是只有饺子,饺子在北方是年夜饭最后一道压轴菜。
饺子
饺子谐音“交子”,意味着更岁交子,年三十的晚上一定要吃饺子来辞旧迎新。北方过年包饺子会在里面放硬币,吃到硬币饺子就会在新的一年里交到好运。
北方还有吃面条的习俗,意喻着一年顺顺当当、长长久久。
山西人把面食做成各种形状,称之为“花馍”。花馍象征着吉祥如意,寄寓着人们深厚而美好的感情。
花馍
在东北地区,许多东西都可以冻起来吃,最常见的是冻秋梨和冻柿子。年夜饭后吃冻秋梨能解酒、解油腻。
而南方人过年没有特定的主食,食物种类五花八门。在南方的餐桌上,每道菜都发挥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鱼谐音“余”,象征“年年有余”。
鱼肉
鸡象征“清泰平安”,鸡爪寄意“新年抓财”,鸡翅寓意“展翅高飞”。
年糕谐音“年高”,意寓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年糕
南方人对腊味的热爱,不亚于北方人对饺子的程度。腊味不仅吃起来醇香,更代表了家乡独特的味道。
市民在选购腊味
过年除了好吃的,当然也少不了好玩的!
北方人爱逛庙会,北方庙会一般在春节、元宵节等节日举行,会有扭秧歌,二人转、踩高跷等传统表演。
扭秧歌
二人转
在南方大多数地区喜欢舞龙舞狮,舞龙也叫“耍龙灯”,龙代表了吉祥、尊贵、勇猛,人们在喜庆日子里用舞龙来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舞龙
狮子是百兽之尊,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在中国民间认为舞狮能驱邪辟鬼。所以过年过节的时候,都会用舞狮来助兴。
舞狮
在广州地区有过年行花街转大运的习俗,所以每年春节都会筹办好几场花市。
花市
赏花灯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全家一起到灯会现场赏灯,感受热闹喜庆的氛围。彩灯造型各异,使人目不暇接。
灯会
南北年俗不一,但年味浓浓,蕴涵着人们对于新年的美好期望。让我们一起期待新年的到来吧!
文字整理:唐伊虹文字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中国日报网图片来源:新华网、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