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木版佛画middot刘兰昌一把刻
木版年画是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
早在汉代,已有在门上画门画的风俗,特别是在农历新年时,在门上贴上一对门神,既可以可以祈求平安吉祥,同时也有装饰门板的作用。
在中国很多地方都有着木版年画的身影,如天津杨柳青、开封朱仙镇、河北的武强、苏州桃花坞、潍坊杨家埠……
而在河南开封的尉氏县,也有一个以佛像为主题的木版年画,它叫“云成号”。
刘兰昌,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云成号木版佛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尉氏县云成号木版年画社社长,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
刘兰昌祖上便经营木版年画,他的曾祖父刘运成在年时创办了“云成号”,当时“云成号”从价格较低的神码纸符印刷做起,再发展到年画、佛画、刻书,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到刘兰昌这儿,已经传到第四代了。
刘兰昌从12岁开始就在父亲的指点下,利用周末和假期的时间学习刻制、印刷木版佛画等工艺品,从临摹家传木版佛画到雕刻比较简单的小版画,从小幅木版画到大幅木版雕刻,从单色线版到套色印刷,由简入繁,经过夜以继日的练习,16岁时刘兰昌就基本掌握了“云成号”木版画绘稿、雕版、套色印刷的全套流程。
然而小有成就并未使刘兰昌得到满足,相反的,越深入研究刘兰昌越感到木版年画中的学问之深和自身的不足,为了更好的传承“云成号”木版佛画技艺,刘兰昌走遍各地大大小小的寺庙,如尉氏县兴国寺塔、开封繁塔、相国寺,巩义石窟,龙门石窟,白马寺等,从这些佛教遗存中汲取艺术营养,融入他的木版佛画作品中。
云成号木版佛画的技艺复杂,包括了木板处理、绘稿贴样、刻版、墨及色彩调配制作、印刷等多个步骤,
佛画雕版一般是以梨木为主,在正式雕刻之前要将原木里面的胶质泡出来,然后再阴晾三到四年才能使用。
在雕刻上刘兰昌集木工、绘画、雕工于一身,雕版上无论是衣服的褶皱还是人物流畅的线条,都由刘兰昌一刀一刀精心雕刻而来,为了使雕刻时更加得心应手,刘兰昌自制刀具,即便这样,在雕刻模版时刘兰昌依旧丝毫马虎不得,因此光一幅佛画模版的雕刻就要耗费他半个月之久。
如今在刘兰昌三十多年的木版画生涯中,他创作和恢复刻制传统木版年画、木版佛画雕版余块,为云成号木版画的恢复传承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年,刘兰昌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打破了木版年画大类“百花奖”的空白,这也是刘兰昌为木版画的传承交出的最好的答卷。
往期精彩回顾手艺人
唐三彩
金银铜雕
李媛法香
宝三跤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