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谁说非遗土掉渣甘肃靠老手艺致富,还要

发布时间:2022/10/28 15:53:52   

甘肃,取甘州(今张掖)与肃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而成,她形似一柄璀璨的玉如意,镶嵌在祖国大西北腹地。丝绸之路中国段的三分之二在甘肃境内,那些诞生于公里的丝绸古道上的传统非遗项目,见证了丝路的文化,也生动还原了甘肃的历史记忆。

近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大力支持,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历下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等单位承办的“一带一路”甘肃非遗展演及项目推介会在济南百花洲传统工艺工作站北广场举行。当“非遗”遇上“扶贫”究竟能碰撞出哪些火花呢?

砖头雕花源于秦汉,如今临夏砖雕产值近5亿

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及西南部,是自古以来从中原通往青海、西藏、四川的必经之路,属于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的一部分。

临夏砖雕是临夏县一种传统的建筑装饰雕刻。该县境内出土的金代大定十五年(年)进义校尉王吉砖室墓中的砖雕饰物,是以土窑青砖为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临夏砖雕实源于秦汉,是当时民间木雕技艺的延伸。明、清两代是临夏砖雕的兴盛时期,近二十年又得以复兴。

砖雕成品主要用来装饰寺、庙、观、庵及民居中的深宅大院,一般用于天井、山墙、影壁、廊心壁、丹墀、台阶、下槛、墀头、须弥座、屋脊等处,雕刻题材可分自然景物、社会生活及富有民族特色的装饰纹样等几类。临夏砖雕的工艺主要分为捏雕和刻雕两种。

甘肃省非遗扶贫临夏砖雕就业工坊负责人,甘肃省砖雕协会秘书长范祥军介绍,近年来,当地通过积极挖掘临夏砖雕的价值,打造“非遗+扶贫”的新模式,不仅让临夏砖雕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发扬了砖雕文化,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大大增加了当地居民尤其是贫困居民的收入,极大地推动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临夏砖雕年产值已近5亿。

他表示,临夏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采取“公司+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连锁工坊+家庭作业”等模式,吸纳贫困人口就业,首期培训60人,建立连锁工坊3家;选派11名砖雕技师参加了临夏砖雕高级研修班,这些人已经逐步实现稳定就业与脱贫。同时,兰州交通大学在临夏设立了传统工艺工作站,并邀请相关领域专家,赴深圳、佛山、广州、阳江等多地调研,为“临夏砖雕”的产品升级、工艺提升、市场销售提供咨询,帮助进行产品开发。

剪刀留下乡村记忆,巧手创出世界记录

驼铃悠悠,沙漠茫茫,烽火台刚劲严整……古丝绸之路上的一街一景跃然显现。今年56岁的甘肃定西市剪纸艺人付忠民用一把剪刀、一把刻刀,以及25米长的一整张纸,耗时2个多月,完成长卷《古丝绸之路全图》,创下“最长剪纸长卷世界纪录”。

在近日举办的“一带一路”甘肃非遗展演及项目推介会,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定西剪纸省级代表传承人,付忠民把艺术风格粗狂豪迈的定西剪纸带到了济南百花洲畔。

定西的民间剪纸因地域的不同而特色各异,粗中有细。陇中剪纸风格多样,安定区内官营镇的剪纸图案艺术构成严谨细密,美观大方;通渭讲究“镶窗”和“云子”;岷县当地还流行一种堆花剪纸,将彩纸剪成牡丹、莲花、百合花的花瓣、花叶,然后分瓣分层堆贴于窗口格纸上。尤其在春节期间,陇中大地虽是隆冬,但贴上大红金字对联,配上门神、春缨、云子、窗花后,顿觉春意盎然,生机无限。

付忠民是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凤翔镇石坪村人。他自幼热爱剪纸艺术,跟从奶奶学剪纸。陇中深厚的文化积淀,历史传统、民间故事、时代风物,都在奶奶的言传身教下,得到系统全面的继承。历史文化名人、忠臣良将,都在他的手下得到复活。

付忠民多次举办剪纸艺术培训班,并配合非遗管理部门进行巡展和技艺培训,同时也积极开展剪纸“进课堂、进军营”等宣传活动,真正做到了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自年以来,已陆续培训剪纸技艺人员余人次,对引领定西剪纸艺术传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业妹”来带头,非遗产品销售好

手链、坐垫、毛笔、陶器、麻纸……“一带一路”甘肃非遗展演及项目推介会上,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非遗产品令人目不暇接。提起这些产品,董事长邓世贤如数家珍,随手拿起一件,都能讲出一个动人的故事。

从小就经常看奶奶、姑姑做刺绣香包,所以邓世贤很早就喜欢上了这个手艺并一直坚持到现在。有一年,邓世贤去义乌参加手工艺品展览,发现甘肃的参展者都是单打独斗,没有形成统一规模。

因为自小生活在农村,邓世贤深知贫困妇女生活的艰辛。她就想如果能把大家统一起来,把阵营做大,形成规模,就可以做成品牌,竞争力也就强了。“农村妇女制作香包、刺绣,不用去工厂作坊,可以直接在家里做,由我们的经纪人把材料交给她们,妇女们通过自己的巧手就可以赚到钱,还可以兼顾到家里的老人,缓解留守儿童的问题。”

随后,她组建甘肃省陇原巧手经纪人团队,并成立起甘肃陇原巧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年,“陇原巧手”给甘肃全省5万多名巧手、个经纪人建了档,形成了陇原巧手人才信息产业链,经营的手工艺产品包括剪纸、刺绣、编织、绘画、造纸、泥塑、面塑、布艺、木雕、掐丝珐琅等15大类多种。

年,她积极对接,与天津工业大学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陇原巧手研发培训基地,每年定向输送一批陇原巧手保送深造学习,取长补短,帮助巧手们提高技能水平。年,共培训农村妇女多人,带动巧手多人,平均增收元。这两年,邓世贤每天排得满满当当,谈合作、接订单、搞对接,带动更多农村妇女灵活就业,居家就业。

接下来,除了将产品设计、创新及订单,还有旅游纪念品继续做好外,邓世贤还打算在国外开设“陇原巧手馆”。“国内传统的东西在国外很受欢迎,曾经有朋友的孩子带一顶针织虎头帽子去国外,有路人出高价想买。”她说,目前选址、负责人等方面还存在困难,但她会不停努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张九龙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234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