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低估了写字的意义,我也是很晚才意识到。
普遍的观念认为,文字是思想的输出,先有思想,再写成文字。这个观念不准确。写成文字的过程是思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输出,它就是思考本身。
阅读激发思想,而写字雕刻思想。文字是思想的刻刀,写字是对思考的思考。
过程是这样的:伴随着阅读,头脑里突然涌现了一个想法,这时常常意识不到它很模糊,但一旦试图把它写成文字时,就会发现它原来如此粗劣、漏洞百出。于是我们开始用文字对它进行雕刻,这是个辛苦的脑力活动过程,最后它可能被雕琢成一颗亮星,也可能被文字的刻刀击碎成一地土渣。
同理,代码也是思想的刻刀,原型图也是思想的刻刀。
程序员写代码,并不是把了然于胸的想法一气呵成地敲出来。没那么帅。真实的情况是一开始只有一个大致的结构、模糊的构想,然后一边写一边改,写是输出改是雕刻,改的比重可能超过写,最后一点一点雕刻完工。
产品经理画原型图的过程也一样,一稿一稿地画,一稿一稿地改,画是输出改是雕刻。好的产品是无数稿对比、推敲出来的,不是第一稿就完成绝杀。
虽然米开朗基罗曾说:“大卫就在石头里,我只是把他放出来。”可是这样的豪言,只属于天才,不适合大众。
写字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哈佛所有进校生只有一门必修课,那就是写作。但是我看周边的朋友里,有写字习惯的人,远比有阅读习惯的人少。
常常听到这样的话:“我文笔太差了,写不出东西”。其实不然。
首先,写不出东西和文笔无关,它只和有没有想法相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练文笔,而是多阅读,多思考。
其次,每个人的文笔都是从差起步的,越差越需要多写,写得多了自然就好了。
最有意思的是,你写得越多,会发现想法也越多,值得写的东西根本写不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