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淄博木雕
淄博——齐文化发祥地
淄博周边山林众多,盛产适合雕刻的木材,这为淄博木雕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传播空间。木雕是雕塑的一种,以锋利的手工工具刻凿装饰木质物件的艺术,在我国常常被称为民间工艺。
木雕起源于新石器时期,中国历史上第一本手工业专著《考工记》中关于木雕的记载:“梓人为笋虞,谓之小虫之属,以为雕琢”。清光绪年间木工手艺人武振龙精心钻研木雕技艺,因其擅长精雕细琢风格独特,从而形成了淄博木雕的雏形,后经武道先、武象荣、武继坦三代人的传承发展,逐步形成现在淄博木雕的风格。
王坤——淄博木雕第五代传人,其代表作《关公》、《和和美美》、《知足》、《罗汉》、《猴王一家亲》等作品均获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奖。淄博木雕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之一是区级重点扶持和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淄博木雕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发展已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为之后的木雕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百余年的传承发展,淄博木雕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工艺风格和雕刻技法。淄博木雕的基本技法:
一、选材,选用质地细腻、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例如果木、柏木、檀木等;
二、挥稿,根据木料的形态特点和自我的理解,绘制出准备雕刻的图案;
三、打坯,打坯是整个作品的基础。把绘制好的图案通过各种不同的刻刀,以简便的几何形体概括全部构思中的造型细节,要求做到有层次、有动势、比例协调、重心稳定、整体感强,初步形成作品的外轮廓与内轮廓;
四、修光,运用精雕细刻修去细坯中的刀痕凿垢,使作品表面细致完美是修光的目的。要求刀迹清楚细密,力求把各部分的细微末节及其质感表现出来让其更加栩栩如生、神韵俱佳;
五、抛光,根据有些作品需要,将白坯木雕用粗细不同的木工砂纸搓磨至细润光滑,要求先用粗砂纸,后用细砂纸,要顺着木纤维方向反复打磨,直至刀痕砂路消失显示出美丽的木纹;
正是这一笔、一线、一刀、一木的精心雕刻,才铸就出淄博木雕本身的手工价值和艺术特色,我们有理由相信淄博木雕通过不懈努力与发展,明天会更加美好!
非物质文化,淄博木雕,路美文旅,loumey,路美,非遗文化,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