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陈超丨美在中国丨让中国精神在文艺高峰上闪
寒露油套木刻
62.7xcm年
村之落之四黑白木刻
70x90cm年
村之落之三黑白木刻
70x90cm年
村之落之二黑白木刻
70x90cm年
花海油套木刻
69xcm年
如影随行木刻
x70cm年
春水油套木刻
x89cm年
北方冬记之三油套木刻
53x77cm年
北方冬记之一油套木刻
60x66.6cm年
新月木刻
x74cm年
北峦印记油套木刻
60xcm年
太行行旅之六油套木刻
45.4x65cm年
太行山居图油套木刻
98.6x72cm年
故乡的小河之一油套木刻
.5x60cm年
绿水青山油套木刻
x71.5cm年
王维诗意油套木刻
x70cm年
故乡的小河之二油套木刻
.5x60cm年
松鹤图1油套木刻
62x62cm年
松鹤图2油套木刻
62x62cm年
松鹤图3油套木刻
62x62cm年
松鹤图4油套木刻
62x62cm年
我常跟南方的画家朋友说,不妨到大西北走走,看看大天大地,或许对开阔视野、舒展胸怀有益。
陈超是安徽人,算是南方的人了,其实,连长相也是像的,那种脑筋活络的样子;说话也是南腔,仍然透出聪明。可是,他却在大西北的宁夏生活过许多年,还当了兵,也做过生意,后来就作版画,一直坚持到现在。所以,他自然地沾染上西北人的豪爽、大气。这个品性放到版画里,就是一派的苍茫、高远、古拙与神秘。我们看着他的画,似乎在随着他的眼光寻觅,回转头来,便看到他的心灵,在那里明白地写着一个字:善。为人尚善,一定能结下许多的朋友。有句话说,“艺术需要朋友。”他有朋友,他的版画也就很有人情味儿,很有人气。他不论是画人物还是画风景,无不渗透着他的挚爱。虽说他最终还是落在“小桥流水人家”之境,唱的基本还是“西北风”。
——广军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我问过许多人为什么不喜欢版画?他们被我问紧了只好说“不好看”!版画目前还有许多人从艺术扯到学术,从美学扯到哲学,就是不敢说“好看”的事。陈超的版画则是奔着好看去的,美术作品不美在他是很严肃的问题。他的版画是美的使者,是美的化身,无论是新娘出嫁还是老妪贻孙,无论是天地同气还是鹤舞清晨,他都以审美为结果,以纯净为追求,绝不胡扯和美无关的事。他的作品扑面而来的好看令我感动,没有美的素养、美的想往、美的心灵,怎么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混呢?在中国美术界江湖气、官吏气、烟火气和脂粉气横行之际,陈超及作品那娴静优雅的美如同大树一样在葱茏的杂草中屹立,如同冬雪一般遮盖了大地的污秽,如同春风一样轻拂着许多人的中国梦。
——代大权
(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版画专业委员会(版画院)执行主任、执行院长)
陈超是我国当代优秀的中年版画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涵括了对生存环境、人文情操、精神境界的思考和认识。其艺术灵感来自与他曾长期生活工作过的黄土高原。那挥之不去的的“故土情结”,以至在他离开那里回到南方工作的二十余年后创作中,仍然可以看到充满着对故土文化生存体验的那份真情,可贵的是他通过更深刻的理性思考并运用独特的版画艺术语言,使后来作品达到了一个更新的境地。陈超以油套木刻和黑白木刻见长,获全国第十六届版画展金奖的《天地同气》、全国第十届美展铜奖的《山丹丹》以及获得不同奖项的《岁月》、《皓月》、《NO.》等是他的代表作,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在传统表现与现代视觉体验的结合中,所形成的独特创作思路和个人风格。
——齐凤阁
(著名美术理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
深圳大学教授)
陈超的木版画作品始终坚持着严格的写实风格造型语言,多年来他一直用心、用手中的木刻刀塑造和刻划着一个个朴实而平凡的人物形象,创造和营造着种种既现实又超然的场景和气氛,他的刻刀在版上和画面里留下的痕迹严谨而周密,这让他的表达清晰而厚重,透出一种类似“旁观”的冷静与达观。然而看似“理性”的传达在细读之下却令人逐渐体悟到作者深蕴作品里那刀尖笔锋中缓缓流淌出的情感,如汩汩之泉绵绵不绝;又如一曲低沉、雄浑、缠绵、悠扬的吟唱,或远或近,萦绕耳际,感人心脾,回味隽永。
陈超四十余年的版画艺术生涯给人的印象是低调、执着、热情、坚守,而作品所呈现的艺术特征正好映证了这一点,正所谓“画如其人”也。陈超和他的作品让人领悟到执着与坚韧是一个艺术家成功的必要条件,艺术作品思想情感的抒发与艺术语言、表达方式的天然契合,更是一件好作品必备的首要条件。祝贺陈超!
——郝平
(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