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苏州有位水仙婆婆,练就雕刻水仙绝活

发布时间:2023/2/23 21:30:05   
00:23

年近六十的蔡丽娟,有一套独创的“苏式水仙雕刻法”,因其技术高超、雕刻精美,收获了众多顾客的喜爱,被顾客亲切地称为“水仙婆婆”。近日,记者来到苏州艺都古玩花鸟市场,在二楼的一间简易店铺中,见到了“水仙婆婆”蔡丽娟,她正在细心地雕刻着水仙。

能吃苦,“水仙婆婆”二十年来坚持雕刻水仙

记者看到,蔡丽娟身穿粉红色的工作服,戴着一双发黄的手套,坐在一把破旧的小木椅上,她左手拿着一颗水仙球,右手拿着一把小巧的雕刻刀,熟练地进行着看似简单却又繁杂的雕刻,店铺的货架上装满了花盆,地面上摆放着成箱的水仙球,这里就是“水仙婆婆”雕刻水仙的工作室。

蔡丽娟告诉记者,和她丈夫经营花店已经有三十年了,雕刻水仙也坚持了二十多年。“当年,我丈夫跟我讲,雕刻水仙太累,让我不要做了,我就是不服输,再苦再累,我也要继续做下去。我常常和我的孩子讲,想要做好一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无论多么辛苦都不能放弃。”蔡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她的祖籍在浙江,身上有浙江人那股肯吃苦的劲儿。

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到十二月,蔡丽娟每天都要重复进行剥水仙鳞片、剔叶芽间鳞片和削花梗等工作。“我一天最少可以雕刻一百来个水仙球,最多一天达到两百多个。雕刻这个活看起来很轻松,其实是要用力的,我手上还绑了好几个胶带,要不然会磨出很多血泡。”蔡丽娟说着摘下了她的手套,在她的手上有着很多的老茧。正是她能吃苦,坚持不懈才练就了高超的水仙雕刻技术。

独创“苏式水仙雕刻法”,深受顾客喜爱

“以前我老公在这里开店卖花,我在工厂里上班,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四十岁时,我辞掉工厂里的工作,开始雕刻水仙。起初是跟着市场里的福建人学雕刻,后来我觉得他们雕刻的水仙不太好看,于是就自己慢慢摸索,所以有了现在的‘苏式水仙雕刻法’,刚开始雕刻水仙时,每天都要浪费许多个水仙球。”蔡丽娟对记者说。

“以前跟着福建人学习雕刻的‘蟹爪水仙’,我感觉有些生硬,水仙长出的叶子没有那么的柔美,于是开始尝试进行改良,经过了很多年的摸索,终于有了现在这套雕刻技术,我雕刻出来水仙跟别人不一样,老顾客一看就知道是我雕刻出来的。”在原有的水仙雕刻的基础上,蔡丽娟通过自己的不断改良,形成了现在这种独特的“苏式水仙雕刻法”。

“我们之前的店开在皮市街上,后来因为道路狭窄需要改造,于是搬到了艺都古玩市场,我们的店铺搬到哪里,老顾客都会跟过来购买,他们认准了我的手艺。”现在,蔡丽娟的水仙雕刻技术已经成为了她的金字招牌。

要想学好水仙雕刻需要坐得住、能吃苦

记者发现,蔡丽娟雕刻水仙有专门的雕刻刀,外形与外科医生使用的手术刀非常相似。“有人说我具有外科医生的潜质,用起刀来特别灵活。也有人质疑我说是因为我的雕刻刀是定制的,所以才能雕出这么好看的水仙。其实,随便给我一把水果刀,我也能雕刻的一样好,只是这把雕刻刀我现在用着非常顺手。”蔡丽娟充满自信地说。

“之前有好多人过来学习雕刻水仙,我让他们坐着跟我一起雕刻,然而他们基本上都坚持不了几天就不学了。我愿意传授他们雕刻的技巧,然而,水仙雕刻这门手艺活比较枯燥,他们坚持不下来,非常可惜。”蔡丽娟告诉记者,要想学好水仙雕刻需要坐得住、能坚持、能吃苦。“我会继续坚持雕刻水仙,如果哪天累了就少雕刻一些,但是我不会彻底停下来,因为还有好多顾客都等着我雕刻的水仙。”实习生郑佳艳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毕荣

校对苏云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6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