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文化解码守正创新南粤古驿道第六届文创大赛

发布时间:2023/2/23 16:11:24   

年5月18日,

国际博物馆日广东主场里,

南粤古驿道第六届文化创意大赛启动仪式

在肇庆市博物馆举行。

肇庆是吉庆之州、魅力之城,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丰富的文博资源传承着千年历史文脉。

肇庆市拥有大量革命纪念地、伟人故居、革命遗址、遗迹、革命文物,在肇庆这片沃土开展研学旅游可培养当代学子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实现美育、德育、智育、体育、劳育的有机统一。

8月19日至21日,

由广东省“三师”专业志愿者协会副会长、

南粤古驿道文创大赛执行主席张强博士带领的

南粤古驿道第六届文创大赛设计师团队

走进肇庆。

在肇庆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的支持安排下,游学团队先后到肇庆市博物馆、端砚博物馆、肇庆古城、七星岩、梅庵、德庆龙母祖庙、德庆学宫、星湖公园等地研学,探讨文创设计促进肇庆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的传承保护与创新的发展途径。

第一站

肇庆市博物馆

19日上午,

游学团队第一站来到了肇庆市博物馆。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岭表南来第一州”题词

及叶挺、龙母、包拯、惠能、

利玛窦、莫萱卿的浮雕塑像。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

游学团队对肇庆市端州区、

德庆县、封开县等地区的

文化历史脉络逐渐清晰。

第二站

端砚博物馆

随后,

游学团队来到了端砚博物馆。

入馆即被“肇庆府城命名九百周年

纪念砚”(-)所吸引。

这块巨砚集端砚界老中青三代制砚名家巧匠的心血。在砚的正侧分组展现一城、二府、三桥、四塔、五教、六杰、七星、八景、九鼎等题材,借鉴宋兰亭砚为奏刀主式,在传统山水景观中增加了肇庆历代城市建设标志性建筑。

游学团队成员在馆藏中还发现了

诸多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的端砚作品,

以传统技艺抒写时代新人的精神风貌,

这种创新设计为游学团队成员

解读传统文化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第三站

拜访非遗传承人

带着如何守正创新的问题,

游学团队于8月20日拜访了

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传承人、

高级工艺美术师程柱开,

并在其工作室紫云轩体验了

手工雕刻端砚技艺。

程柱开用石头描述了一幅幅生动有趣的作品,皆以砚石天然的“梅花眼”“鱼脑冻”“蕉叶白”“金银线”为肌理、为象形构图,以谐音寓意的方式拟题。体现了制砚师集文学、历史、绘画、民俗等综合艺术审美的能力。

在制砚雕刻环节的体验中,

游学团队成员纷纷感叹这是一门技术活,

“工精艺巧”的雕刻是制砚中极为重要的工序,

制砚师手中的雕刻刀、

如同设计师手上的画笔和鼠标,

勤于练习才能使得手中笔随心而走。

第四站

德庆龙母祖庙

在德庆龙母祖庙,

游学团队欣赏到了岭南三雕两塑装点的庙堂,

四柱不到顶、十二组斗拱、一榫一卯、

一转一折、千年相连不脱落的建筑。

德庆龙母祖庙中的龙别具特色,

游学团队成员在听完老师对龙头的结构分析后,

对立体、半立体、圆雕、浮雕、

木雕、石雕、泥塑、陶塑的“龙”的

比对中发现了以往在电脑平面端中

感受不到的力量感与重量感,

细细品味出了工艺人在雕刻过程中的思考。

第五站

德庆学宫

在天然纳凉的德庆学宫内,

老师给游学团队成员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

德庆学宫与广州陈家祠、

佛山祖庙是岭南建筑、传统工艺、

装饰纹样极具代表的三个地方,

这三地的建筑样式、工艺纹样与

当地的地域文化有着紧密的关系。

通过本次研学,

希望广深设计师能从守正创新的视角,

认知肇庆历史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并通过文创作品对外进行传播,

以非本地人的外部视角发现肇庆的独特美。

◆文字赵建苹陆馨杰摄影陈宇翔陆馨杰

◆编辑黄舒婷

◆二审易奇志刘小洪

◆终审刘伯明

肇庆市纪委监委派驻市文广旅体局纪检监察组举报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纪委举报投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65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