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弘扬传统文化,国家文创实验区推动非遗创新

发布时间:2022/12/25 16:59:15   

花丝镶嵌、景泰蓝、满绣、玉雕、雕漆、牙雕……在国家文创实验区,正有越来越多的“老传统”站上“新舞台”,通过特色鲜明的非遗元素,打造“非遗+文创”新时尚,让非遗魅力不断显现。

设计图案,勾勒线条,用刻刀雕去橡皮章红色外壳,图案逐渐呈现,一件“雕漆”作品便完成了。这是懋隆文创园用橡皮章代替的雕漆体验课堂。作为“燕京八绝”之一的雕漆技艺,通过精简制作流程、创新制作材料的方式,越多越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小孩子、年轻人得以体验非遗技法,感受非遗魅力。

在园区二楼的艺术品展厅里,除了展出珊瑚花篮、翡翠白菜、宝石灯、泰山牙雕等艺术品,还有数十件手法稚嫩的作品,这都是孩子们在懋隆的非遗体验课堂制作而成的。

据悉,作为北京工艺品业内的老字号,目前,懋隆旗下有上百位工艺美术大师和非遗传承人。懋隆和入驻企业共同研发了“燕京八绝”系列课程,不论是雍容的花丝镶嵌、典雅的景泰蓝制作或是华丽的京绣,都转化为简洁易懂的手工课,工艺大师手把手教学,让大家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湛技法的同时,发挥园区社会效益,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盛京满绣是清朝皇族刺绣,用于绣制帝王龙袍、皇后凤袍及文武官员朝服。”在通惠河畔文化创意产业园入驻企业桐视界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北京)有限公司的满绣文化长廊,企业负责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盛京满绣的第四代传承人杨晓桐介绍满绣技艺绣法,“满绣绣风大气粗犷,柔中带刚,粗中有细,用气势恢宏的龙纹图案装饰龙袍,能够彰显皇家富贵尊荣、荣耀腾达的气派。”

据介绍,桐视界以非遗文化走向世界为目标,以保护、梳理、传承和研究非遗文化为己任,因此,杨晓桐创办了“桐视界·非遗书店”,主要为非遗传承人出版图书,同时运营线上平台,上传电子图书、有声书、视频纪录片等多种形式的作品让大家全面领略传统文化之美。并在线免费为余位合作的非遗传承人推广手作课程、实物图书以及文创产品,引进文创产业基金,走进校园帮助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大学生创业、就业。目前,平台上有挂画、手包、红包、抱枕等文创产品余种。

“我们的目标是引领万大学生阅读非遗图书,影响万家庭学习传统文化。今后,桐视界会在传承、推广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继续努力,不遗余力践行社会责任。”杨晓桐表示。

另据了解,电子城·数字新媒体创新产业园内的文化空间梦想书坊曾举办“以铁为笔,以火为墨——非遗烙画”的亲子主题非遗体验活动,为周边居民提供好去处。书坊还经常开展社区公开课、以益抗疫阅读季等系列线上公益活动,涵盖非遗文化、读书会、居家健身等多个版块,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一直以来,国家文创实验区积极鼓励各文化产业园区、企业利用自身发展优势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推动“非遗+文创”融合发展,支持园区、企业践行社会责任,实现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融合发展、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目前,懋隆、通惠河畔等一批以传统文化作为自身品牌和特色的园区逐渐涌现,在丰富市民休闲文化生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方面作用日益凸显。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29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