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他,55载雕木生花

发布时间:2024/12/18 15:58:49   

这段时间

是斜桥镇新木村雕花匠孙国进

最忙碌的时候

不少在金秋时节要办喜事的客户

找他定制八仙桌

他每天赶工到晚上十一二点

取料、构思、设计、

打坯、修光、打磨……

一道道工序他早已烂熟于心

69岁的孙国进看起来神采奕奕、精神头十足,那一双因常年做木工而长满老茧的双手,提醒着别人他的雕花匠身份。“天荒饿不死手艺人。”孙国进14岁时拜师,正式走上雕花匠这条路。4年学徒期间,在师父的指导下,孙国进不停练习,刻折了不少刀,手上也磨出了厚厚的老茧。那些旁人看来寂寞的时光,孙国进始终甘之如饴。在不断练习中,孙国进逐渐摸到了门路,雕刻技术也不断进步。

“出师后,村里人、远近熟识的人们开始找我定做家具。”提起往事,孙国进特别骄傲。“以前每年八九月份是我最忙的时候。每到这个时节,要结婚的人家都来定做床、八仙桌等木器。”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但他经手的雕花木制品已有数千件,大到桌椅板凳,小到挂件摆台,一笔一划、一雕一刻都凝聚着他的心血。

走进孙国进家中,只见工作台上整齐放置着上百种工具,刨子、凿子、各式刻刀一应俱全。“三分本事七分工具。手艺人靠手上的家伙吃饭,没有工具就像吃饭没有筷子一样。”孙国进告诉小编,这些已是他使用的第四套刀具,有些是从泰兴买来的,还有些因为太小或者太精密,市场上买不着,只能自己做。

步入二楼,两张孙国进亲手制作的八仙桌引人注目。其中一张雕刻着八仙过海主题,骑坐在仙鹤之上的韩湘子手握紫金箫、站立在荷花中间的何仙姑温婉动人……人物虽小,但细节传神。这张八仙桌是他的得意之作,纯手工精雕细琢,花费了他近两个月时间。“当时我是白天接着晚上做,先在纸上画出人物图样,这步最重要。然后把大体造型刻出来,接着精修,最后就是抛光。”孙国进表示,雕刻是个细活,除了需要倾注大量脑力、体力和耐力之外,构思是最考验雕花匠水平的。每次看到式样较好、新奇的图案,孙国进赶紧拿纸笔临摹下来,反复研究。几十年积累下来,现在只要客户提出雕刻需求,他立刻能在脑中形成草图。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雕花匠纷纷转型,孙国进的四名徒弟也先后转行,只剩他坚守着传统手艺。“现在年纪大了,体力不如从前,一处雕花都要花好几个小时才能做好。”孙国进说,因为机雕快且费用低于手工,有些工序他也会使用机雕,但他始终认为,相较于机器,刻刀雕出来的东西更有灵性。偶尔接到不考虑成本和时间的订单,孙国进特别兴奋。如今,对于入行55年的孙国进来说,雕花不再是谋生的技能,更是一种情怀和传承。最近,他计划着手打造一件以靖江地方元素为主题的木雕作品,用木雕老手艺焕活靖江风物,留住一份乡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66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