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詹东明浦江剪纸纸剪翻飞中的世间万象

发布时间:2024/9/1 13:40:35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陈淡宁匠人:詹东明,男,年出生,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技艺:浦江剪纸匠作:《四美图》制作材料:纸制作工序:有两种,一种是剪刀剪,借助剪刀,剪完后再把几张(一般不超过八张)剪纸粘贴起来,最后再对图案进行加工;另一种为刀刻,先把纸张折叠成数叠,放在松软的板上,然后由小刀慢慢刻划,一般是竖直握刀,根据一定的模型将纸加工所需要的图案制作工具:剪刀、刻刀一米长半米宽的蓝纸上,呈现出了中国著名的四位美人:浣纱的西施,出塞的昭君,拜月的貂蝉和醉酒的贵妃。她们像小时候大家看的连环画里的人物一般,静静伫立在她们各自最为人所熟知的情景里。然而与连环画又不太相同的是,画面的每一条线,细看都是连在一起的。甚至连人物的名签,都与画面相连。这是一幅剪纸作品。它细致入微的精美,让它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浙江美术工艺精品博览会的银奖。金华市区东市街50号,是一处幽静的小院子,有着鲜明的清式江南建筑的风格。如今的这里,是金华市剪纸博物馆。而馆长詹东明,正是这幅《四美图》的创作者。剪纸技艺,在中国大江南北都有分布,是中国极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种类。不同地区的剪纸风格也不尽相同。北方的窗花剪纸浑厚朴实,而金华地区一带的窗花剪纸以细腻柔美见长,且构图完整,线条富于变化。著名美术史学家王伯敏在《中国民间剪纸史》中曾写道:“剪纸创造,尤以浙江金华、广东佛山为代表……”说起是如何与剪纸结缘的,詹东明说其实是“没得选”:“小时候没什么课外活动,唯一的爱好就是拿把剪刀剪剪纸。”年,詹东明随父母举家迁入金华定居,入读金华四中。当时正处于文革期间,小孩子的精神生活匮乏,人的眼睛没什么色彩可看,手里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我读书一般,剪纸方面却无人能敌,第一次在学校的美术课上接触剪纸后,我就爱不释手了。”说是剪纸,准确一点的说法应该是“刻纸”,当时老师在讲台上教学生临摹一副图案,随后就按照临摹的纹样进行剪或者画刻。“成品摊开之后,大家都会互相欣赏,要知道,每一剪刀的差别,都会让作品呈现不一样的面貌。”为了使自己的“技艺”有所进步,詹东明课间时常与人交流纹样。由于成本极低,一张纸、一支铅笔以及一把大人用钝的刮胡刀,渐渐地让詹东明的文具盒背面,变成了“展览馆”:“那时候最在行的就是剪双喜和福绿寿,很多婚宴或者过年过节期间,都会有人向我讨要作品。”爱上剪纸,不但动手动脑,又活跃枯燥无味的生活,方寸之间,给人以美感,伴随詹东明熬过那段时光,现在想来,还是回味无穷。然而“剪纸并不是一门可以谋生的行业,甚至很多时候,博物馆都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很多人问我,后不后悔,我自己也想过,但喜欢了没办法。这么多年来,我辗转数地,喜欢的、能带的东西并不多,剪纸,是我唯一不离不弃的宝贝。”这些年来,为了养家糊口,詹东明没有一门心思投入到剪纸事业之中,但他始终保持着剪纸的习惯。一把剪刀,一叠彩纸,他往往能沉溺其中好几个小时,并创作出许多既有浓郁民族色彩,又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剪纸作品:“以前在单位经常到京津等地出差,北方粗犷纯朴的风格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作为温州人,平阳实用型民俗剪纸和乐清细纹刻纸,我也有所研究。而从小生活的金华文风浓郁、经常接触以浦江剪纸为代表的婺派剪纸,也使我融会贯通,自创风格。”事实上,詹东明一直从事工艺美术工作,因此他的作品中既有传统民俗的风格,又有现代、包括西方艺术的影响。在爱好的驱使下,詹东明加入了金华剪纸协会,与剪纸爱好者一同探讨、学习,但学得越多、钻得越精,越让他为这门瑰宝感到惋惜,“五十年代,金华剪纸在全国都有名气,现在,不止外界对金华剪纸不了解,连金华人自己都对这门手艺漠不关心,剪纸事业就靠一群退休老人支撑着,太可惜了!”为此,詹东明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开个金华剪纸博物馆。对于“命”和“缘分”,朴实的中国人有着非常传统的信仰。就在詹东明产生了建博物馆的想法后,一切的机缘巧合,让他找到了现在这处小小的院落,而在妻儿的支持下,当时才53岁的詹东明毅然辞去了工作,把自己打算养老的几十万元投入到了博物馆建设中。并最终在年让博物馆正式开馆。如今,走进这座博物馆里,你除了能看到詹东明自己的作品之外,也有他四处收集到的金华地区的剪纸艺术精品。其实,自开馆以来,詹东明一直坚持向社会免费开放,每周免费给爱好剪纸的市民上一到两次课,每个月举办剪纸爱好者交流活动。可惜来的多是游客,大多是匆匆一瞥。为了让更多的人认可剪纸的艺术价值,詹东明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把传统的剪纸和摄影、素描结合在一起,这样呈现出来的剪纸远看更像是摄影、素描作品;突破传统的红色彩纸,利用蓝纸、黑纸等创作材料,加入板凳龙、采茶农等金华的地方特色。一旦有闲暇、有精力时。詹东明就全身心地投入到剪纸世界中去。他的工作,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妻子现在每天就在馆里帮帮忙,有游客过来,我来不及招待,她就会领着他们四处看,边看边介绍,比我还专业。”而詹东明的儿子詹凯元,在他的影响下,也成为一个隐世的“剪纸高手”,其作品《松鹤延年》与他同在第三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摘得银奖,《观音菩萨》获铜奖。父子俩同时获奖,成为博览会上流传的一段佳话。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699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