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介绍 >> 苏杭游记酒作坊宏源泰染坊
离此前行不远,拐入一小巷,巷深处是一家名为高公生糟坊的酒坊。相传旧时乌镇酿酒业十分发达,所酿的,是以糯米为主要原料的三白酒。所谓三白酒,《乌青镇志》上说:“以白米、白面、白水成之,故有是名”。此酒为乌镇特产,乌镇农村过春节,用它来招待客人。据传,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登基庆典时,浙江巡抚高仲越,选中乌镇高公生糟坊的三白酒为贡品。
步入这座始建于明朝初年的糟坊,但见其前店后坊格局,设施有些简陋古朴,几名店员正在热气腾腾的酒作坊蒸笼前忙碌。这种采用传统工艺,经手工酿制而成的三白酒,醇厚清纯、香甜可口,男女老少皆宜饮用,店堂内有可供游客免费品尝的酒。
乌镇的作坊大都是前店后坊。前面临街的是商铺,出售成品,后边是作坊。门口摆放了三块金子招牌:酱园、乳腐、糟坊。类似于现在的营业执照。过去酿酒和制酱互兼,酒作坊同时可以制酱油、米醋等,酱作坊和酿酒,统称酱酒业。建于清同治年间,距今已有多年历史。
走在长长的小巷中,已经闻到浓浓的酒香,正所谓“酒香不怕巷子深”。据说,三白酒的来历,与一个孝子有关。这位孝子在帮别人家做工时,雇主给了两个粽子当点心。他想留给母亲吃,就藏在一个老树洞里,并顺手扯了一把草遮住。后来,天突然降下大雨,孝子走得匆忙,忘了取粽子,等再想起来取时,粽子已经被雨水草汁浸成软的了。孝子把这两只软粽子拿回给母亲吃。外壳剥掉后,散发出阵阵香气,味道出奇的好。母亲忙问究竟,儿子答说,上面盖了一层草。原来这是一种能使米食发酵的酒药草。后来这种做酒方法就流传开来了。
院子里的酒坛里,正在进行二期发酵的三白酒,我有幸看完了三白酒的制作过程:先把糯米放在大缸中加水浸泡,一般需要十二小时,然后用木桶装上糯米蒸熟(约半个小时)。
蒸熟后用冷水淋凉至30到40度,倒入大缸中,拌入酒曲粉。每缸中放入四桶,然后把米压紧,在中间挖一个小洞,盖上盖发酵。
二、三天后,小洞中有酒浆溢出,前期发酵已经完成。在缸里加水至缸口,再倒入一桶刚蒸熟的饭,密封进行主发酵。一个星期后进行开耙,用木耙把发酵过的米饭上下搅拌均匀,去除二氧化碳,再密封继续发酵,48小时后把缸里的酒酿装入酒坛进行后期发酵。
四、五个月后进行压榨,把酒糟和酒水分开,酒水放入蒸馏箱。架上铁架,上面放酒糟,还要放一些麦麸和秾糠,可以起到提香的作用。蒸汽进入旁边的冷却池,水和酒就分离了,出来的酒分为酒头、酒中、酒尾。然后,掐头去尾取酒中,就是55度的三白酒了,做出来的酒,要放置一年才可以使用。酒头和酒尾则与下次压榨出来的酒水一起再蒸馏。周而复始,这就是“三白酒的生产过程。
其实,“三白酒”并不贵,一瓶也就二三十块钱,很是经济实惠。在乌镇民间,还有一个别名,叫“杜搭酒”,民谣云“猫屎芋艿杜搭酒,客人吃了不肯走,”此酒的魅力可见一斑。
宏源泰染坊
酒坊西侧是宏源泰染坊,此坊始创于宋元年间。乌镇是蓝印花布的原产地之一,这里是乌镇蓝印花布的重要制作基地和集散中心。染坊院墙上爬满了藤蔓,给斑驳的院墙,平添了几分新潮和春意。藤蔓泛青,古墙新绿,呈现出一番生机勃勃的景象。乌镇人将染好的蓝印花布挂在太阳底下晒的情景,确实叫外地人感到惊奇,一幅幅蓝印花布从高高的云天直挂而下,太阳照着的时候,蓝印花布发出耀眼的光芒,一朵朵别致的花儿仿佛呼之欲出;而当风吹过的时候,那些悬挂着的布匹们则作着优美的舞蹈,一眨眼功夫就能飞到天上去的感觉。我在这些悬挂的蓝印花布前站了很久,想要读出它们清香的味道,要读出它们缤纷的图案,要读出许多江南女孩灵动的青春,要读出染布工人一颗美丽的心。
蓝印花布融进了青铜饰纹的高古,秦汉砖瓦的粗犷,宋瓷的典雅,苏绣的细腻,剪纸的简洁,织锦的华贵。蓝印花布得以源源流长、生生不息的原因,是它的平民化。整个流水过程是,把棉花去籽,纺纱、织布。在没有成为蓝印花布之前,蓝印花布是一匹匹刚刚从织布机上下来的白色土布,它们身上带着江南女孩手上的余温,而颜色,是与生俱来的本白色。织好的棉布送到对面染坊加工,做成蓝印花布。染坊是前店后坊式的格局,前面商店出售的是,蓝印花布各式的服装及工艺品,后面是工作间。首先看到的“晒布场”,曾拍过《似水年华》、《暗算》、《一江春水向东流》等电视剧。
蓝印花布始于后晋,发展于宋元,鼎盛于明清。旧时,乌镇一带染坊遍布,最多时有十几家之多。可见当时印染业,在乌镇是非常兴旺的。由于蓝印花布特殊的原料及工艺,将它俗称“石灰拷花布”或“药斑布”。在展厅中看到橱窗中,陈列了不少明清时的衣服,布料,蚊帐,头巾等物品,非常漂亮,就是这般制造出来的。在这里,我看到了制作蓝印花布的工具。古书《二仪实录》里讲到的夹缬板,就是最古老的印染工具。右边是近代所用的印花工具:三层棉纸刷上铜油做成的花版,刻花板所用的刻刀,调拌原料的木桶,刮浆的刀等。橱窗中展出的《清明上河图》,是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用科技丝网印刷制作而成,年获得省艺博会最高奖项“天工奖”。边上还有《世纪上海》和《牧羊图》,栩栩如生,与传统手工比较,线条更加精致细腻。
接着,参观了上浆拷花工作间,这道工序,是制作蓝印花布的重要步骤。把刻好的花版,平放在白色的棉布上,均匀刷上调和好的石灰粉和黄豆粉。石灰粉可以起防染作用,拷上石灰粉的地方是染不上颜色的。而黄豆粉有较强的粘性,可以把石灰粉牢牢地固定在布上。上好浆,晾一星期左右,使之自然阴干。不能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暴晒会使浆龟裂。阴干后,再拿到隔壁的染坊去染色。
染色的原料为蓝草,就是板蓝根的叶子,将其制成蓝靛。把布放入染缸染色十五分钟,放在空气中氧化十五分钟,反复七、八次,直到颜色满意为止。到了冬天温度不得低于20度,需加温保持20度-30度,刚进染坊,一股焦味扑面而来。在大染窑下,是用暗火烧砻糠。使染窑保持一定的温度。它的制作染料,是用板蓝根的叶子。一般蓝印花布,要经过反复七八次之多。最后再把浆刮掉,有浆的地方就是白颜色的,而其它地方是蓝颜色了。在染窑中央,有一根毛竹是空心的,就是烟囱。在柱子,烟囱上都贴着一张红纸,是吉祥如意纸,上面绘着梅葛二仙的画像。相传这蓝印花布是他们的发明。所以旧的江南,几乎每家染坊都供着葛洪,梅福画像,奉他们为行业的祖先。我想,现代化印染厂污染很大,这样的民间印染方法,没有化学药品的注入,会不会对水有污染呢?出染房,走在乌镇最长的弄堂“染店弄”,感到真长,这条弄堂全长米。弄堂是南方人对沿路小巷的称呼,我们那叫胡同。但古代并没有这个名称,只称“弄”,专指宫中的小路;对寺庙中的小路称为“唐”,后来,逐渐将“弄”与“唐”结合起来,叫做“弄唐”,然后又讹传为“弄堂”,一直沿用至今。江南小镇不仅有这绵延的古道,更兼具一带灵动的河水,小河、古道、天空都是这样婉曲绵延,在时空的不同维度,互不干扰的伸向远方。构成了江南小镇的空间格局,民居—古道—民居—小河。靠近小河的民居旧时名为下岸,相对地,古道另一侧的民居称为上岸。上岸的建筑面积不受河道的限制,所以通常都是大户人家,十分进深。而下岸的建筑,因为夹在古道与小河之间,建筑面积受到限制,有得必有失,因为有了水阁,规模虽不如上岸,但却与小桥流水融为一体,更显精致秀美。不管是上岸下岸,大部分都是两层建筑,卧室在楼上,楼下则是厨房和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