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一位善于剪裁生活的人庐阳剪纸非遗

发布时间:2022/10/18 22:10:01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www.xftobacco.com/zzbb/

作者:程水葆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是人们用剪子,或刻刀,所创作出来的一种镂空的艺术作品。剪纸,作为民间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而发轫形成的,其流行时间之长,传播地域之广,可与任何一种传统艺术相媲美。剪纸中,通常寄托着劳动人民理想信念,抒发着劳动人民喜怒哀乐。它伴随着人们的喜庆节日、礼仪祭奠等民事活动,或点缀于家什用具之上,或装饰于门窗墙壁之间,或粘贴于彩鸢纸扎之中,或作为女红刺绣底样之用。总之,剪纸与民间生活休戚相关,起着美化、装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合肥古称“庐州”、“庐阳”。古庐州居安徽中部丘陵地带,南北分水岭的地理人文状况,加上长期封闭的农耕社会环境,为江淮文化的生存、传播提供了充足的养分。据清嘉庆《合肥县志》记载:“合肥人好文艺。”昔日,合肥民间传统文化活动极为丰富,民歌民谣、民间戏剧、舞蹈、民间手工技艺乃至民间习俗、节庆礼仪种类繁多,成为合肥本土文化宝贵的遗产。庐阳剪纸,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间美术项目。

庐阳剪纸,是合肥民间文艺中群众性最广泛、历史文化内涵最为丰富的文化品种。虽然我国造纸术只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剪纸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我们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的积淀。

庐阳剪纸,主要依附于农耕文化,通过吸纳民间文化营养,在群众中有着广泛影响和生存空间。其艺术风格和人文价值,在人类社会学、文学艺术等诸方面,皆占有毋庸置疑的显要位置。庐阳剪纸分布区域甚广,北与淮河流域的剪纸艺术相融,南与皖南、江浙一带的民俗剪纸互通。

庐阳剪纸,属于民俗文化的载体,内涵丰富,风格多样,技法各异,反映出合肥地区一定历史时期内老百姓的人文状况和生活情趣。如:婚丧嫁娶、为长者祝寿、给小孩过满月、过生日,都要按照传统习俗,在脸盆、水瓶、门窗、箱柜等上面贴上漂亮的剪纸装饰品,通常有“麒麟送子”、“鸳鸯戏水”、“龙凤呈祥”、“凤戏牡丹”、“龙戏珠”、“鱼戏莲”、“平安如意”等祝福的剪纸,增添了浓郁的喜庆气氛。

庐阳剪纸所用的器具,主要有剪刀、刻刀、色纸、布、针线、油石(磨制剪刀)、蜡盘(用来配合刻制剪纸图案)、染料、染料助剂、订书机、滑石粉、铅笔、墨水、刷子以及剪纸辅助工具等。

庐阳剪纸,作为合肥地区一个代表性群体,其大多都是通过家传身教的方式,代代因袭相传。这个群体,以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延伸着庐阳民间剪纸的艺术道路,展现着当代社会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情趣。

说起庐阳剪纸,就绕不开时下合肥庐阳剪纸的“非遗”传人朱山中先生。朱山中,男,年11月出生。自幼跟随外婆学习剪纸技艺,大学毕业后更是致力于剪纸艺术的学习与研究。他曾遍访全国各地剪纸名家,综合南北剪纸的不同特点,将传统剪纸手法和现代书画艺术相结合,积极探索,采用剪、刻结合的技法,打破剪纸传统的平面表现形式,擅长于套色剪纸,多层叠映等技法,使剪纸这门民间艺术看起来更加生动形象,赋予了剪纸浓厚的现代气息。

朱先生剪纸多为阴剪、阳剪相结合,既体现阳刻的流畅清新,又有阴刻的厚重结实。在传承庐阳民间剪纸的基础上,综合南北剪纸的共同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他的剪纸大刀阔斧,生动传神,富有情趣。具有浑厚,朴实,自然的艺术特色。其画面的黑白分布,点,线,面的布局,都匠心独具。他还独创了DIY剪纸。为庐阳剪纸的传承、发展,开阔了新视野,拓展了新思路,名副其实起到了领军的作用。截至目前,庐阳朱山中剪纸,已传承了四代:第一代王陈氏(王秀英之母年—年);第二代王秀英(朱山中之外婆年—年);第三代朱山中(年—);第四代张宛玉(朱山中之外甥女年—),郑钰琪(朱山中之徒年—)。现如今,朱先生为“合肥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术委员会”的秘书长。

此刻,朱先生就坐在我的对面。房间里开着空调,温度适中而清凉,将三伏天的酷暑炎热,礼貌地阻挡于紧闭着的房门和玻璃窗外。我俩虽是初次晤面,但他那张英俊的脸上所显现出的敦厚态度,及交谈话语中所袒露出的诚挚思想,如同房间舒适、惬意的温度,给我一种一见如故的快感。他在回答我一些需了解的情况后,并没把我当外人,而是围绕剪纸话题,推心置腹地插入了几个几十年间所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让我这个不速之客,既感激,又感动,这种感激与感动情愫,源自于被别人信赖的幸福。

朱先生9岁开始便跟着外婆王秀英学习剪纸。起初,并没有纸给他剪,而是让他剪各种大小不同并不需花钱的树叶。一片、两片,三片……逐渐叠加到一块儿剪。他当时人小,而剪刀却不小,一片、两片地剪,还可以,叠加厚了,剪起来就非常费劲。没剪多久,握剪刀手的手指、手心,全都磨破了皮,鲜血渗出、痛彻心扉,还得不到休息。外婆只是给他上点消炎药,然后用纱布把破手包裹起来继续剪。这一剪,就剪了半年多。剪到后来,到底剪了多少片树叶,说实话,没有人能够准确地统计出来,只能用不计其数来表达。如此这般,才练就了他扎实的童子功。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一名中学教师,端上了众人仰慕、社会器重的铁饭碗。然而,为了圆梦——圆自己心中对剪纸艺术热爱梦,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强烈保护和传承意识梦,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恬淡安逸的教师生活,全身心投入到剪纸艺术当中,做了专业的剪纸人。

为了挑战自我,提高剪纸技艺水平,大约15年前,他曾用两年多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寻师访友、自谋生计。其足迹,几乎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山西、陕西、内蒙、甘肃、东北三省、西南两广、云贵高原等地都去过。其中,在东北的那些日子里,还发生过一桩至今让他思想起来依然觉得意味无穷的事。原来,当地有位姑娘,彼时年龄不过十八、九岁,正值情窦初开之际,通过接触,不但看上了朱先生的人品,更仰慕他高超的剪纸技艺,便借口拜师学艺,意欲跟他一块儿走。朱先生从年龄及诸多方面考虑,感觉不太合适,于是,在教会她一些剪纸技法后,婉转地拒绝了她的爱意。听罢这个花絮,我打趣他,当时人们的思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淳朴的,若发生在今天,管他结果如何,孤男寡女的先捞块“豆腐”吃吃再说。他,憨厚地笑了,满脸笑得仿佛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

最令他得意的,还是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件事。年,受合肥市政府委派,他去俄罗斯进行剪纸艺术展。当时,他带去许多神态各异的“龙”的剪纸。艺术展开始不久,来了一位参加过“二战”的老兵,这老兵曾经去过中国,对中国的“龙”特别感兴趣。所以,当老兵看到这些珍贵展品后,显得异常高兴,当即表态将所有的“龙”全包了,其他人一份也没买着。乐得朱先生后来在俄罗斯余下的日子里,整天过得轻松愉快、逍遥自在。

天道酬勤,玉汝于成。转眼间,30多个春秋过去了。在朱先生的妙手剪裁下,一个个普普通通的日子,变成了一幅幅美丽精彩的画面。尽管其中不乏许多酸甜苦辣、艰难曲折,然而更多的,还是辛勤劳作后所获取的丰硕成果。下面一组数据,便能说明一切。

年9月创作《静四屏》,获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颁发的金奖。

年创作《藏魂》,在安徽阜阳举办的首届剪纸艺术节上获安徽省文联颁发的银奖。

年创作《博古画》,获合肥文广新局、安徽工艺美术学会、江西工艺美术学会联合颁发的金奖。

年9月创作《清明上河图》,被美国哥伦布市美术馆收藏并获“国际收藏证书”。

年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创作《梅与牛》,获科大颁发的60周年校庆优胜奖。

与此同时,受各级组织委派,朱先生还经常走出国门,到国际上进行文化交流活动。

年,随合肥市代表团赴美国、加拿大,作品被美国哥伦布市美术馆收藏。

年6月,受合肥市政府委派,赴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

年10月,受合肥市外办委派,赴英国德比市。

其中有两次重大活动,对他来说终生难忘。一次是年5月份,联合国亲善大使皮尔卡丹先生带领十几个国家的参赞来合肥参观,朱先生受委托为皮尔卡丹先生创作一幅剪纸作品。如何使西方人接受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剪纸?对于朱先生来说是个挑战。为此,他苦思冥想了一晚上,最后决定结合中西方绘画技巧,为皮尔卡丹先生创作一幅肖像剪纸。当皮尔卡丹先生初看作品时,以为是一幅普通绘画,但被告知是一位大师以剪纸手法创作出来的作品后,他惊呆了,用法语说道:“中国的艺术简直太伟大了!”并拉住朱先生的手,连声表示谢意。另一次是年,受合肥市文联委派,朱先生随同中国代表团赴俄罗斯下诺夫哥罗德市(高尔基市),出席纪念该市建市周年而举行的全球第四届民间艺术节。当时,来自世界各地的民间艺术家群英荟萃、聚集一堂。然而没承想,俄罗斯民众对中国民间文化,尤其对朱先生的剪纸艺术却情有独钟,带去的作品现场被抢购一空,感动的朱先生对着前来采访媒体记者的镜头,深情地表白:“通过这次活动,我把合肥的剪纸带到了俄罗斯,带到了下诺夫哥罗德市,让剪纸这门民间艺术走向了世界的舞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朱先生虽说成了庐阳剪纸名人、成功人士,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业绩,但他并没固步自封、孤芳自赏。他那颗火热胸膛内的拳拳之心,始终在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开展保护与传承“非遗”工作而跳动着。自年至今,朱先生先后在合肥师范附小,逍遥津小学,双岗小学,钢铁新村小学,五一小学,38中,11中担任少年宫非遗剪纸课教师。并于年起,升格担任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剪纸课客座教授。同时,自年夏天开始,还为合肥市文化馆和十几个大中小学举办暑期“非遗”培训班若干期。八年来,共计培训剪纸爱好者约余人。

访谈接近尾声时,我以朋友的口吻笑问他,由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根基正在发生式微变化,随着老一辈民间艺人相继离世,庐阳剪纸技艺正面临着后继乏人、濒临消亡的窘境,面对如此局面,你对自己当初的选择有何感想?朱先生想都没想,爽快地回答我,说他是个有理想、有追求、爱挑战的人,不喜欢某种职业从一开始就能预测到未来的情况,这样的人生太平淡了。他喜欢未来是不明朗的,充满好奇、充满未知,甚至有些风险,这样的人生,才具有挑战性,能产生动力,从而也有奋斗目标。至于感想,做任何事都是一分为二的,都有两种可能性,有得必有失,有失也必有得。关键是,要像剪纸那样去剪裁自己的生活,去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不愉快的成分,保留和享受那些正面的、积极地、愉快的部分,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容易得到满足,幸福指数才高,才不会产生悔不当初的心理。好在,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非遗”工作,相信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庐阳剪纸的明天必将会更加灿烂、辉煌。

那么,下步你有何打算?

我现在是市级“非遗”传人,正在申报省级“非遗”传人,材料已经报上去了,等着有关部门审核批准。

有把握吗?

有!因为无论从传承的渊源上,还是剪纸的技艺上,我都很自信,如不出什么意外,肯定能够批下来。

朱先生的话,说的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望着他那张英俊脸上表现出的坚毅神情,我自然而然想起了“有志者事竟成”的成语。朱先生,祝你好梦早日成真!

年7月30日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221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