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一把刻刀痴一生

发布时间:2025/3/24 13:31:33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

▲杨新泉在竹片上用刻刀“写”字。

10元钱淘来的一片放大镜,灵活地被装在一盏已经褪色的老式台灯上,橘黄的钨丝灯泡下,记录着一只粗糙的手用刻刀造就竹板成为艺术品的历程。“我是真不会说话,这张嘴长在我身上是享福的,这双手却是来吃苦的。”自觉不善言辞的杨新泉,就是这双手的主人,是打算跟刻刀过一辈子的人。

▲杨新泉在自制放大镜台灯下刻字。

杨新泉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南浔区千金湖笔厂,因为要在湖笔上刻字,当时去了善琏湖笔厂拜师学习技艺,师父徐兰亭特意为他做的一把月牙刀至今仍在使用。

▲师父徐兰亭赠予杨新泉的月牙刀。

传统手工刻字效率低,杨新泉原先的工作渐渐被刻字机替代。下岗后他开过店,做过布料生意,但对刻刀依然放不下,偶然间他看到一块古时的竹制臂搁,就犹如发现新大陆般一发不可收拾。月牙刀不顺手,他就自己锯掉一个角,又找来钢条打磨,插在劈开的废旧笔杆上,成为了他独创的刻刀。此后他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刻,王羲之的《兰亭序》刻了几百遍,刻掉的刀不计其数,直至在竹板上用刀“写”字,如此坚持,成就了无数难得的作品和一个个荣誉。

▲杨新泉使用过的一些刻刀。

▲杨新泉在竹片上刻《兰亭序》。

除了以刀代笔,对于竹板制作,杨新泉也颇有心得。新竹必须没有蛀斑,收来后必须存放2年以上,竹子根据所需大小劈开后要用石灰泡煮,晾干后刮皮,再用由粗到细不同型号的砂纸打磨,晾干后再次打磨,最后抛光。完成一块得心应手的竹板比刻字还费时费力,但杨新泉喜欢亲手制作。在竹板上刻字由于竹纤维经常会“飞刀”,就算一个笔画刻坏了,他都会不厌其烦地重新开始。这是杨新泉的坚持。年,他获得“湖州工匠”荣誉称号。

▲每一片竹片,杨新泉都要精心打磨。

▲杨新泉在制作竹片。

虽已古稀之年,杨新泉还有一个梦想:“我打算把赵孟頫书法全集都刻下来。十年!刻到哪是哪,总归是留给社会,我也对得起这把刀了。”杨新泉的话发自肺腑。

▲杨新泉的竹刻工作室时常吸引各界文化人士光顾。

最近,杨新泉与全国著名谜家莫志刚老师正在联手创作竹刻灯谜“湖州雪藕”,得到传拓高手胡俊先生鼎力相助,运用其独创的“瑞金拓”进行拓片,这又将是一件令人期待的作品。

监制:吴建勋

记者:张博璐摄影报道

原标题:《一把刻刀“痴”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83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