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名家丨刀尖上的艺术,让人不敢相信是真的

发布时间:2022/10/28 20:14:31   
西宁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831/9387129.html

在古城天水伏羲庙前的一间仿古店面里,明亮的灯光下,赵天侠左手拿着石料,右手握着刻刀,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着他的篆刻作品。赵天侠手法娴熟、运用自如,刻刀灵巧地在他手里游刃有余地转动着,武松的形象便跃然出现在他手中。从赵天侠敦厚的笑容里,就能看出他对作品的满意程度。

年出生的赵天侠,在15岁那年就参加了工作。赵天侠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有空时喜欢翻翻报纸。有一次,他在《工人日报》上看到了“江山如此多娇”的一枚印章,一下就喜欢上了那些线条,便把报纸带回家里,自制了一把刻刀,照猫画虎地刻了起来。由于报纸上发的篆刻作品毕竟数量有限,于是,他又到新华书店买了一些书自己学习。当时一月的工资是68元,除了吃饭外都买成了篆刻作品的书。

当时上班时不是太忙,他不仅在家里刻,有时在工厂里也刻,只是爱好而已,纯粹只是喜欢,也不知道刻印能有什么结果。他看到厂里有宣传小册子,便问厂办的人能不能把他刻的印章发表在上面,编辑部的人自然答应了。当赵天侠看到自己的作品印到小册子上之后,感到十分开心,没想到还得到了五元钱的稿费呢。

年,赵天侠觉得自己呆在企业没有多大的前途,体现不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再混下去也就是养老送终的结果,当企业提出减员减压的号召后,赵天侠带头响应,毅然决然买断了工龄,于是便成了一个自由人。摆地摊、打零工,什么都干,虽然很辛苦,但他仍然没有丢下自己的爱好。这时他已经通过学习篆刻书画大家齐白石、吴昌硕、钱君陶的资料,领悟到了篆刻的真谛。

赵天侠父亲快60岁时,他想送父亲一个生日礼物,但苦于囊中羞涩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意。他听说有百寿图,但没有见过,他决定给父亲送一个不一样的生日礼物。于是他买了几个石料,为了省钱,每个截成了三截,每截可刻六个图案,这样每个石料就能刻十八个图案了。经过他的钻研和琢磨,终于刻好了百寿图,装裱好了送给父亲,父亲很高兴,挂在了家里。

有一位写字的朋友在赵天侠家里看到了这幅百寿图,对他说你还打什么工呢?不如跟上我一起去卖你的百寿图。赵天侠开始还不信他的东西能卖钱,硬被朋友拉上去了。朋友写字,他刻印章,吸引了好多人,当场就卖出去了两张,这下增强了他的信心,于是就慢慢走向了市场。

赵天侠和书法家朋友一起在风景如画的藉河边各自发挥所长,但他和别人不一样的是从不刻名章,只刻篆刻作品。对他来说,生活虽然清贫,但从不为生活而降低作品品位。这时的赵天侠,已经视篆刻为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了。

年,赵天侠怀着满腔热忱和梦想,来到了杭州,参加了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熊伯齐高级研修班。这个高级研修班在全国各地招收学员,报名者先寄作品,通过作品来选定学员。来自甘肃的只有赵天侠一人,所以他格外珍惜这次机会。

赵天侠在西泠印社书画篆刻院毕业后,感觉自己的文化修养、艺术水平有了很大的长进,感觉自己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和前进的动力。他一心扑在国学和篆刻上,决心闯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赵天侠反复地阅读四大名著,仔细琢磨每一个人物的个性,找出属于这一个人物的时代特征,先在心里勾勒出一个完整的形象,再在石料上胸有成竹的艺术再现,从而刻画出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

在赵天侠的刻刀下,不仅刻画出了《水浒传》《红楼梦》等四大名著人物,还有《中国历代帝王百印》《世界伟人肖像百印》《吉祥纹百寿图》《百福图》等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篆刻作品,被国内外众多藏家喜爱并收藏。年,赵天侠的篆刻作品被万印楼“国际篆刻精英收藏工程”永久收藏并获精英奖。

身处繁华的古城闹市,赵天侠却没有被市井潮声淹没,他坚守着内心的宁静与平和,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用一把小小的刻刀,刻画着历史的深度,刻画着人物的广度,刻画着人生的厚度。(作者系著名作家,现居天水)

非遗传承人展播

剪纸传承人系列之安惠琳

安惠琳,庆阳市人,“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代表作有《龙腾虎跃,花开世博》等。其传略被载入《中国现代艺术人才大集》《中国民间名人录》等辞书。

她的作品以淳朴浑厚的民间手法表现,雅拙见巧、精益求精、技巧精湛,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在形象上不拘泥于细节逼真,大胆随意使用夸张变形手法。剪纸把大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好情怀都展示在耐人寻味的作品上,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投稿邮箱:

qq.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35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