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市场 >> 请用文字的笔,追溯自我丢失的源头人都
有多少语文老师明白:作文的使命是,沿文字的路径寻觅丢失的自我,用文字的刻刀重塑美丽的生命?
美丽的文字是一叶扁舟,划着扁舟去寻觅丢失的自我。生命的小溪发源于蛮荒的山野,一路奔腾着冲向山下,看似充满生气,其实沿着破败古老的河床乱撞,混混沌沌神往海洋,其实完全可能干涸于沙漠……
源于动物祖先的基因,自我的感官都只对外部世界明察秋毫,对自我却无可奈何,既看不见自我,又听不见自我。所以,当老师问,自我是谁时,只感到茫然,发觉生命是场虚幻的梦。
长到十多岁,对自我的肖像还感到陌生,而且莫名地恐惧,生怕正视自己的面孔。全然看不见自我,简直是宿命的源头。
不仅如此,感官还常对自我作出荒谬的判断,分明高烧40度,却喊叫着“发冷”;分明丑恶不堪,还要不断标榜自我!
为感官的固有缺陷,智慧的人类发明了镜子,以为能观察自我肖像了。殊不知,对自我仍无可奈何,因为只能看到僵硬的面孔,对自我精神世界却全然不知。在公共场所照镜子的女孩,对自我了解多少呢?
只有墓志铭,才清晰地定义自我。法国人说,我们只熟悉自己的胃口。托尔斯泰说,我完全不知道自我是谁,但只要行动,就知道自我是谁了。
不过,人总要执拗地探索自我,试图解开生命之谜。上帝造人,让人拥有认知客观世界的智慧,却对自我生命无可奈何,所以才主宰人的灵魂。
不过,大多杰出生命,都拥有一定的自知智慧,而正是自知,才有大作为。杰出者在追求事业时,都对自我的使命非常清醒,而且对追求中雕凿的人格也非常清楚。
相反,庸人对生命世界都表现出愚昧,也才注定平庸。作文的意义不就是以文字来探索自我吗?
但是,换了别人,自我就聪明得很,知人的智慧实在了得。人是天生的喜剧演员,哪怕同样的缺点,对别人却能洞若观火,而且不能忍受。自私者最不能忍受他人自私,逞强者最不能忍受他人逞强。有人嘲笑,你看不得人家,只因为跟人家太相像!
所以,只要立志用文字雕凿美好的自我生命,就能忍受疼痛,虚心接受师长和他人的批评。啊,批评才是认知自我的明镜呢!
不过,人性有两大致命的弱点,一是生来是自我的马屁精,也就喜欢听任他人吹拍,失去最基本的鉴别力,哪怕最肉麻的阿谀,自我也笑纳;二是顽强抗拒批评,哪怕是救命的批评,也一定拒绝,不惜献出生命。
为了雕刻美好生命,还有什么批评不能正视的呢?请做两个观察实验,你就发现,追求美好生命是否有诚意。
第一请观察,班主任指出你的问题时,自我的态度。本能地护痛,抗拒批评,有力地证明,自我缺乏追求美丽生命的诚意。刚强地抵御疼痛,冷静地思索老师的批评,并升华为自我批评,有力地证明,重塑自我的决心。
然后,用文字记录自我的缺点或恶习!文字啊,你就是把自我的问题铭刻在生命的壁上,激励重塑自我的诤友!
一切重塑美丽生命的奇迹,哪不是在文字的激励下创造的呢?杰出生命不都是如此雕塑的吗?
第二请观察自我的日常行为,如何听讲、阅读及练题等,提炼行为特征,比如,注意力聚焦的持续时长,遇到困难时,注意是否转移及心态,并用文字记录下来。
严格要求自我,记录就深刻揭示学业失败的秘密,不是为重塑自我提供精确的参照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