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有人出上联ldquo莫言路遥余秋雨

发布时间:2022/6/27 21:32:59   
专业白癜风品牌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786590.html

对联文化是我国独有的文学形式,分为上联和下联,上联叫出句,下联叫对句。一般是先有出句,然后根据出句的意境对出下联。对联文化由来已久,一开始叫楹联或者桃符,是刻写在木头上的文字,后来随着不断的传承和发展,人们逐渐用纸张取代了木头,用毛笔取代了刻刀。

一副好的对联要求对仗工整,严丝合缝,字数也要对等,不能有漏字或者多字的情况出现。这里最难的就是平仄调还有意境。对联在古时候,是考验和选拔人才的一种方法,通过对对联,能看出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内涵,才思是否敏捷等等。

自古以来就有很多有关对联的趣事,比如宋代的苏轼,明朝的解缙和唐伯虎,清朝的郑板桥、纪晓岚等等,他们的对联有的是嬉笑怒骂,有的暗含人生智慧和哲理,有的则是打抱不平,充满了观赏性,每次读到他们的故事,我们都会忍俊不禁,忘掉了烦恼和忧愁。

对联在如今也是被广泛的应用,比如过春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春联,而春联就是对联的一种,还有我们给老人祝寿,也会写上几副寿联,送上深深的祝福,再比如遇到喜事,我们除了随分子之外,也会写上几副喜联,祝愿新人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小编在近日就发现了一副很有意思的对联,上联是“莫言路遥余秋雨”,此联一出,很多人都开始动起了脑筋,但是由于这副对联意境深远,又有着几层含义,下联的确很难对,难倒了众多才子。但是自古高手在民间,有一网友就对出了精彩的下联,堪称是千古绝对,究竟是什么下联呢?

我们首先来看这副上联的难点在哪里。这副上联里面有三个人名,分别是莫言、路遥和余秋雨,而且这三位都是目前知名度很高的大作家。上联的巧妙之处是把这三位作家的名字串联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意境,意思是:不要去说路途遥远遇到绵绵的秋雨。其中的“余”是个谐音字,通“遇”,一语双关,给整体的对联加了难度。

我们看到这副对联的意境,很容易联想到苏轼的《定风波》中的一句话,“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和此上联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如果想要对出下联,首先下联中要暗含三个人名,而且要有一语双关的含义,最后还要有意境,三者缺一不可,还是十分不容易应对的。

但是有的网友的确很厉害,对出了一个下联,堪称是千古绝对,那就是“可染悲鸿林风眠”。这副下联里面有三个人物:可染就是李可染,是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代表作《漓江胜境图》;悲鸿指的就是徐悲鸿,曾画了一幅《八骏图》名扬天下,也是我国著名的画家;最后一位是林风眠,曾经是中国美术学院的首任院长,绘画作品有《江畔》、《仕女》和《春晴》等等。

而且下联意境也很深远,上联的“莫言”和下联的“可染”相对,“路遥”对应“悲鸿”,最后的一个“林”字还是一语双关,可以读成“临”字,整个下联连起来读,有一种暴雨倾盆而泰然自若,心静如水的感觉。面对困难和逆境,怡然自得,不慌张不忙乱,充满了大无畏的精神。而且上联是三位作家,下联对三位画家,对仗严谨,不得不惊叹这位网友的才华。

在回头读此联,似乎下联比上联在意境上更胜一筹,如此佳对,堪称经典,细细品读,越来越有味道。那么作为看官您有什么更好的下联吗?

来源:荟萃苑(ID:huicui01)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不希望被更多人分享阅读而限制转载,或者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平台删除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771.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