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匠承铜炉风雅,匠心传承
陈冠臻“人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就可以了。”初见陈冠臻老师并无想象中的距离感,或许是“匠人”称谓自带仙气,使人自然萌生了敬畏感。于他,父亲为人谦卑低调,做事踏实认真,自己作为家中长子、陈府铜艺第四代传承人,无论是技艺还是为人处世更是要谦虚低调一些。陈冠臻父亲陈巧生“在我的眼里,父亲制作的铜炉是有着生命力的。”出生铜炉世家,环境的熏陶使他对香炉有着独特的感情。与我们谈起自己年幼时的经历,陈冠臻老师说:“我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工作间长大的,刻刀就是我的玩具。”父亲陈巧生早年复原宣德炉没日没夜的工作。“我印象非常深刻,小时候起夜,经常看到父亲的工作间还亮着灯,因为当时可参考的文献非常有限,社会环境也不像现在这么发达,成功复原宣德炉全凭父亲在特殊年代的经历以及与宣德炉的几面之缘,现在回想起来真的觉得他很伟大。”父亲的坚持让陈冠臻老师深知制炉的不易。麒麟诵经熏炉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各种精美炉型,实际上都在铜匠人手中经历过几十遍几百遍的配比和反复试验。材料、温度、工序等等,一项也马虎不得。尽管出生铜炉世家,但制炉这项技艺并无捷径可走。制炉时的烫伤、挫伤对陈冠臻老师来说是家常便饭。即便如此,与老师对话时,我们仍然能够清楚的从他眼里读出那份热爱和坚持。陈冠臻老师与我们坦言:“父亲在业界资深望重,我作为新一代的炉文化传承人,压力肯定有,但我更有责任和义务把炉文化传承下去。”谈及父亲对自己的影响,陈冠臻老师说:“父亲穷尽一生专做这一件事,非常了不起,对我的启发就是人一生把一件事情做好做精,就可以了。”使命为初踵事增华新匠人
陈冠臻“行稳致远,匠心传承。”行稳致远,陈冠臻青少年时就跟着父亲制炉,从最基础的打小工做起。从煮蜡料、炼铜浇筑到最终的清洗、打磨、作色,他每天跟着父亲去工厂,从第一天开始学习制铜炉,他就从没想过放弃,别人一天做炉8个小时,他就做12个小时,脚踏实地,努力想要成为父亲的骄傲。冲天耳三足乳炉与我们回忆起从前,陈冠臻老师说:“父亲曾经带了很多徒弟,但最终都渐渐离开了这一行。”这一切都被当时不到20岁的陈冠臻看在眼里,“目送曾经并肩奋斗的人离开,心里一定很不是滋味。”从那时开始,他便坚定要陪在父亲身边,一是不想铜炉手艺失传,二也是尽一份孝行,不慕物欲,不贪荣利,跟父亲一起做好这一件事。几年之后,陈冠臻的制炉技艺已经受到身边人的认可,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停止钻研铸炉之术,在父亲的鼓励下,他古为今用,紧跟时代,注重创新。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陈冠臻老师在遵循传统的基础上加上自己对社会和铜炉的理解,完成了父亲也颇为赞赏的作品:和合如意。和合如意当然,这个作品也不是一气呵成的,它经历了两代的改良。陈冠臻老师同我们分享他最初的灵感来源:“如意,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象征的就是合意吉祥,作为摆设固然很好,但如果能把它实用起来,那就是一件有生命力的东西了,既能摆设,又能焚香,是一个创新。”陈冠臻老师表示:“想法上我父亲也认同,但第一代的器型、材料配比方面向来严谨的父亲认为还是差那么“一口气”,后来经过改良,从基础元素开始调整,到最后才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认可,目前这个作品和合如意,已经只剩两件了。”鹿回头与父亲共同完成的作品还有《鹿回头》熏炉,它以完整的鹿形替代了熏盖和炉耳。作动物造型,使熏炉掩于鹿体之中,达到了炉形多变而功用兼备的效果。丹色铜体,鹿身通体点金装饰,优雅贵气又不失古朴,稳稳坐立卧,样子温和而灵动。倾注心血匠心还原新匠人
陈冠臻“思想沉淀,或许我们可以走得更远。”香炉收藏圈里流行一句话“玩炉玩皮色”,关于宣德炉的皮色,明末的《帝京景物略》中有记载,即藏经纸色、栗色、茄皮色、棠梨色、褐色、青绿色等,其中青绿色是宣德炉各种颜色中最为高贵的颜色。玉兰钮紫檀鼎式熏炉(蟹壳青)陈冠臻老师告诉我们:“宣德炉最妙最核心的一点就是在色,宣德炉也是铜器中第一个着色的器物,由于铜在宣德年间十分贵重,工匠们为了防止磕碰,就利用各种中草药和矿物质调和,为铜器着色,于是古朴、贵气的各种皮色就这么出现了。”“我和父亲还原蟹壳青色的过程就和炼铜一样,经过反复多次的配比,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墨绿、草绿都达不到蟹壳青色的古朴和贵气,损耗就不说了,耗时六七个月才有了我和父亲较为满意的青绿色。”玉兰钮紫檀鼎式熏炉(炉身细节)陈冠臻老师与父亲锲而不舍的坚持才有了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的蟹壳青皮色。经典,被时间赋予,也会在时光里永驻。铜艺匠人的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光鲜,成功的背后堆积着不为人知的付出。一辈子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精神在陈府代代相传,这种精神令中国中断近百年的铜炉文化香火在这个时代续延并发扬光大,我们相信,未来,炉文化将被继续传承和开拓。任一职白首,择一业终老的故事将在陈冠臻老师手中继续书写……初心不改,方得始终。就是陈冠臻老师作为新一代匠人的坚守。陈冠臻作品鉴赏《至尊熏炉(红皮)》识别作品《带座桥耳熏炉(玻璃红皮)》识别作品《鼎式熏炉》识别作品《小万寿炉(鳝鱼黄)》识别作品所谓世界越快,内心就应该越慢。专注只做一件事,在当下浮躁社会显得尤为珍贵。长按识别,加我为好友,了解更多香炉知识!—往期回顾—香炉里的香灰满了要怎么处理?.09.23家用香炉陈设指南,精致生活的“仪式感”.09.09浅谈各朝香炉文化发展之炉盖的学问.09.%的人忽略了它至关重要的部分,现在知道还不晚.09.11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