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甲马传承人张仁华

发布时间:2022/6/28 17:18:36   

白族甲马非遗传承人张仁华

张仁华老师来自于大理喜洲周城村,家中三代制作甲马、印甲马纸,从小的生活便与甲马息息相关。

年,张仁华老师开了一家诊所,没过几年,父亲生了一场大病,此时的张仁华老师决定放弃从医,转而回家继承父亲的甲马事业。小时候的张仁华老师经常看到父亲在自己经营的香火店里印刻甲马,只见父亲常常拿着一个小刻刀,在木头上一点点雕出图像,再用黑色的墨汁涂满版面,在厚厚的白纸上那么一拓,一个个可爱的神仙和神兽就出现在纸上了。小张老师看着好奇,觉得这是件非常神秘的事情。

甲马拓印

从张仁华老师接班做甲马至今已十余年,已雕刻了近余个甲马版,其中不乏很多自己原创的甲马画。在新冠疫情爆发后,张仁华老师为武汉祈福,雕刻了大鹏金翅鸟互送物资图、大黑天神驱瘟疫图,将自己的祝福延伸到了甲马的创作当中。

大鹏金翅鸟护送物资

大黑天神驱瘟疫

为了传承大理甲马文化,张仁华老师在大理喜洲古镇的仕坪街上创立了“薄技在”民艺咖啡馆,作为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非遗+旅游”示范点,咖啡馆还有着另外的功能,让游客亲自动手体验传统甲马制作技艺。

咖啡馆中设立了甲马文化体验区,在这里陈列着传承人张仁华所属的“薄技在”团队共同研发出的系列甲马文创产品。从认识甲马文化到介绍工具、材料,再到作图、释义,这是张仁华给体验者都会教授的内容,是对白族传统文化传播传承的新尝试。随着前来体验的人越来越多,张仁华也不断地对技艺体验进行改进和创新,比如:把印刷时使用的传统墨汁换成油墨、改进甲马板尺寸、纸张材质等等,力图让游客们感受高品质的传统技艺体验。

为了更好的传播和传承甲马文化,目前,张仁华及“薄技在”团队正忙着甲马民艺馆的筹备,他要扩大场馆。从场地布置到产品创新,再到体验套餐的改进,他们都亲力亲为,力求抓住机会,把民艺馆打造为喜洲古镇的一个标志性打卡地。

“薄技在”团队

白族甲马经历几百年的发展,每一张甲马纸上都被赋予独特意义。传承要守正创新,张仁华觉得首先要守好本才能创新,他并没有把一些时下流行的事物刻成甲马板,而是尊重甲马本身的寓意和功能来进行创新。

本质不变,载体可变。明信片、记事本、书签、T恤、帆布包、茶杯......古老的甲马纸在张仁华的手中变得越来越多元。“这一本《白国史画》是全手工制作,甲马没有文字记载,我们收集整理考证后于今年4月做出,全书共页,在册的甲马图案有98页,8个手艺人一个月只能做出43本。”张仁华说。

甲马周边

为甲马填色,这样的先锋做法,张仁华团队是第一家。“我们在创作时根据图案的意义进行适宜的色彩填充,这样印制出来更耀眼也更受游客喜爱。”张仁华说。简洁的线条配以浓郁的色彩,让古老的甲马纸变得更具观赏性,使其在从“精神媒介”转变为生活艺术品的过程中有了更多的可行性。

目前,张仁华及团队正在整合可走体验路线的非遗传统技艺,想把其他非遗项目也融入进来,可以给游客呈现更多的体验方式,带动更多非遗技艺的共同发展。

-END-

文字来源:来源于网络

图片来源:来源于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