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镇江扬中老手艺人做的这种雕花大床,现在还
木雕氤氲在我国传统文化长廊中,阐述着文化不落言诠的奥秘。在八桥镇八桥村,有这样一位木雕手艺人杨乔礼,他“守”艺58年,用匠心雕刻人生。
走进杨乔礼的家,还未踏进院门,空气中的淡淡木香便扑面而来。大大小小的木雕作品摆放在屋内,精致圆润的十二生肖八卦、栩栩如生的二龙戏珠、古色古香的雕花屏风......杨乔礼正在工作台上忙碌着,已经被磨得锃亮的工作台十分显眼,刨子、圆凿、扁凿、刻刀等近百种雕刻工具整齐摆放着。
谈起与木雕的缘分,杨乔礼告诉记者,自己祖上三代都是木雕匠。年,14岁的杨乔礼就跟着大哥学习木雕,一学就是5年,“后来我去宜兴的一家根雕厂从事专业根雕工作,真正开启了我的雕刻生涯。”此后五十多年,杨乔礼一直从事着木雕事业,也见证着传统手工艺的兴衰。
上世纪60、70年代,扬中人家里有女儿出嫁都会定制雕花大床,陪嫁的镜箱、梳妆台都要手工雕刻,杨乔礼选的木材经久耐用,用上几十年都没问题,好多人都来找他定制。以前家具上的图案都要手工雕刻,到了80、90年代开始流行西式家具,找杨乔礼定制的人就逐渐少了,但是街坊邻居会不时来找他帮忙做一些小玩意,他都欣然答应。
过去,木匠一直是传统又热门的行当,每个镇村都活跃着那么些匠心巧手的师傅们,而随着机械化生产的普及,木匠工作也逐渐被流水线生产所代替。杨乔礼年轻时没有像身边的同龄人一样,找一份工作只为挣钱,而是埋头研究木雕,想将其发扬出去,遗憾的是,从事这个行当的人越来越少。
“木雕工艺传承着千百年来木工的灵魂,虽然是一门苦活,但相比机器雕刻,手工雕刻更有生命力。”杨乔礼坦言,他的儿女不愿意学做这个,妻子时不时的还会抱怨他。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初心,“这个传统手工艺我要保护和传承好,直到我做不动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