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文旅三方观察丨数字版权产业的未来从创意到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过去几年所有的创业过程,得益于我们从版权这个角度来重新理解数字世界。”近日,在第三届成都数字版权产业博览会上,得到APP的创始人罗振宇发出以上感叹。
毋庸置疑,当前我们的生活已经被数字经济所裹挟。只需一部手机就可以把我们的想法、看到的图片以及身边一些可以把握的内容分享给成千上万的人。也可以随时即时获取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科学发现、生活常识。对于很多人来讲,没有数字化,就没有方便的生活,寸步难行。
数字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数字版权。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相关数据,全球数字版权管理的市场规模在年已经达到85亿美元,预计可能在年达到亿美元。数字版权管理的市场涵盖领域非常广,包括视频、电影、软件、应用程序、游戏、TV等领域,都涉及到覆盖全领域的用户,包括个人计算机、手机、电视等用户。
第三届成都数字版权博览会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发展和管理
因为互联网和数字化,我们的生活在21世纪被信息技术所重构。
在第三届成都数字版权产业博览会上,记者注意到,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广泛运用,包括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广告设计、音乐动漫等在内的版权产业向网络迁移的趋势非常明显。
从数据上看,根据《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显示,网络版权产业市场规模已经突破万亿,达到.3亿元,同比增长23.6%。其中用户付费规模接近.2亿元,同比增长27.3%。
“网络版权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特别是去年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更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中宣部版权管理局局长于慈珂说。
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内容消费市场,数字内容生产、数字内容传播以及数字内容消费极为活跃,往往一个有创意的想法在信息社会新的媒介条件下催生一个业态的奇迹。“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新技术的推动、版权保护力度的加强和内容消费的升级。”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敖然说。
敖然认为,由于数字技术不断进行迭代,产业的形态日新月异,版权关系多样复杂,在这样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一系列数字版权生态治理问题。究其原因,是版权产业数字化过程中原有的生态治理模式无法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
“版权侵权现象频发,内容缺乏创新、用户消费观念和习惯的转变,都给产业带来了一定影响。要解决深层次的版权问题,必须要加强数字版权生态体系治理建设。”敖然说。
当前,不同赛道、不同圈层之间版权资源的传播与交易,促生了众多的技术创新与模式创新案例,给管理部门及从业者的概念更迭与信息更新,带来了挑战与压力。
9月28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剑网”专项行动阶段性成效,本次专项行动重点整治的是短视频、网络直播、体育赛事、在线教育等领域的侵权盗版行为。
国家版权局局长于慈珂指出,将进一步探索建立适合互联网特点的授权机制,着力改变网络环境下的作品授权难、使用难的状况,促进网络海量作品的授权和使用,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企业切实履行主题责任,不断建立健全平台的管理体系,增强网络版权保护的主动性。
第三届成都数字版权博览会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保护和确权
“我从事出版工作40多年,在版权保护方面,一直秉持着一个基本的规则‘未经许可不可使用’。版权创意产业如果都遵循着这个规则,谁来做衍生,谁来做服务,谁来做增值,谁来做市场,谁来做渠道,谁来使中国的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中国数字版权产业联盟高级顾问王勤的连续发问直击版权保护和确权的痛点。“既然融合,就要有一种新的模式、新的机制、新的业态。”
VJshi网是一家原创视频素材交易平台。视频创作人和需求方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接视频素材。视频作品的确权和保护是他们最重要的事情,为此他们成立了版权中心,并为每一个作品提提供免费版权存证服务,通过区块链新技术来确权保护视频版权。
新技术给版权保护和确权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作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腾讯云区块链项目的秦青最近一直在研究数字版权保护。“实物的版权非常完整。实体现实世界的侵权多发于高价值的作品,比如说一幅蒙娜丽莎的画,这种作品的侵权很少见。在虚拟世界,边际生产成本为零,大量的侵权内容发生就是因为数字世界的复制成本是零,这样就可以很轻易把任何文档随意COPY出去,在我看来,问题的本质是在虚拟世界缺乏一个有效的确权技术手段来解决。”
秦青认为,在生产力进步或者数字范式发生转移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相应的技术手段来确保,比如说基于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版权保护。
咪咕音乐最近在研究如何在云演艺中加入区块链技术来保证云演艺内容的版权。“云演艺里有长视频、短视频、直播、点播和更多应用,只有基于版权保护商业模式才能闭环,如果没有版权保护,商业模式就无从谈起。”咪咕音乐高级副总经理袁敏说。
“NFT为什么这么火,因为它的唯一性和稀缺性,而且不可分割,所以收藏品和数字产品进行确权时,提供了保证数字产品稀缺性可能性的同时杜绝盗版的可能性。”从事区块链研究的清华大学信息学院助理研究员姚苏说。
“构建以版权为核心的数字文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透明网络,是建立价值体系实现版权价值最大化很好的机制。我们要建立一个透明的可信网络,不是简单的版权区块链,是由治理体系、基础服务体系和价值交换体系以及社会监督体系构成的一个更加透明、更加公正的服务。”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数字内容技术与服务研究中心主任张树武说。
第三届成都数字版权博览会中国经济网成琪/摄
运营和交易
数字版权产业,不仅是一种文化的力量,其经济比重也很大。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顾问邓玉华认为,版权一旦确权,就要去运用,要释放它的市场价值,真正把它变成一个经济利益,从一个良性循环来推动新的创造和作品出来。“很多中国企业在这方面已经具备了以IP作品为核心的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但如何能够建立一个平衡的价值交换链条,可能是现在很多公司或产业界考虑的方向和内容。”
对此,王勤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版权在有效技术保护的支撑下,有效的管理与服务如何形成有效的产业链,如何给它赋能,如何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这是我们更加关心的事。”
到底是知识付费还是知识服务?罗振宇一直在思考,直接面对用户付费生产版权产品,它的生命力到底何在?它是一个短暂的现象,还是能够长久持续的事情?
“版权内容,我们狭隘的理解就是拥有某种权,这种权在市场中交易,可以确切地知道我服务了哪个用户。对用户本身负责,是修正我们的‘刀’。请注意我用的词是‘刀’,用户买单不买单,买单之后用得好不好,学完之后有没有收获,他的意见反馈就像雕塑刀一样,把我们一点一点的修正。我们是在接受严格的用户对我们的即时反馈,这是我们这一行最大的特点。”罗振宇说。
在罗振宇看来,融合共识的价值,也是版权产品的价值,是直接服务用户,搞清楚自己那把雕刻刀的产品价值。
“我们一直坚信倡导创新文化、着力保护创作、大力推动创造运用是社会的需要,是企业的需要,也是全体人民的需要,是实施创新驱动、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兴盛的应有之义。”王勤说。
诚然,只有重视版权产业数字化趋势,立足于内容、技术和商业的融合,才能推进版权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中国经济网成琪)
(责任编辑:魏金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