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人物段继宏用刻刀游走于ldquo
刻
十钟山房
年9月,段继宏的一方“十钟山房”印章被陈介褀研究会收藏,并入藏陈介祺故居陈列馆“万印楼”。
陈介祺是被公推为19世纪以来中国的一代金石学大师,在史学界、考古界、金石学界、书法界、收藏界、古文字学界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其因集有三代及秦汉印多方,藏印一万多方,故名其楼曰“万印楼”。陈介祺编纂的《十钟山房印举》是海内外篆刻家们的必读书。
段继宏倾尽心力所刻这枚印章
敬慕陈老
增添信心
段继宏倾尽心力所刻这枚印章,以表达自己对陈老的敬慕之情。而能入藏“万印楼”,对段继宏数十年的篆刻人生来说,则是给予了一个很高的肯定,这份荣誉让段继宏对自己的篆刻又增添了几分信心。
段继宏是大理喜洲人,是大理有名的段氏家族后人,父辈一脉相承,都是大理国有名的画师。年,段继宏辗转定居玉溪,逐渐从各种杂务中脱身出来,专心习字、篆刻。
孩童时,段继宏就开始临摹家中珍藏的古人字帖,阅读古典诗词文化书籍,让自己的字不仅形似,更要有神似的笔韵。
上世纪80年代,段继宏报名参加了书法学校的函授学习,并开始学习篆刻。期间,得到了高石农、赵熊、茹桂等国内书法、篆刻名家的指点,技艺突飞猛进。
书法,段继宏独爱枊公权的行草、钟绍京的《灵飞经》。
篆刻,则钟情于古玺,也就是中国秦朝统一以前的印章。
古玺印所采用的文字多为战国古文,属大篆系统,虽是现代汉字的源头,但写篆容易识篆难,段继宏为了攻克篆字难关,也是下足了功夫。
一柔笔宣纸、一硬刀冷石,段继宏的生活清静而充实。
有时,兴之所至,段继宏会依古词牌名而赋词一首,挥毫写下,自我欣赏一番。有时,段继宏也会很忙,他还有一个身份是红塔区政协常委,他说自己既有所长,能为地方文化尽一份微薄之力也是应该的。
红塔区融媒体中心杨霄聂向红付伟
编辑:陈荟吉
审核:杨雪
到红塔区摘玫瑰吃蓝莓“五一”假期,玉溪各行各业劳动者坚守在岗!“五一”假期,他们是风景里的“护航者”!是时候去江川“大开鱼戒”了!“五一”假期,玉溪乡村栽烟忙!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