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优势 >> 从无人问津到跻身世遗扬州文化金字招牌
父女(右为陈美琦)雕版大师。资料图片
雕刻印刷技艺
扬州网讯(本报记者孔茜)出镜人物陈美琦,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所长,雕版印刷技艺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身为雕版印刷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陈义时的女儿,陈美琦接过传承接力棒,见证了扬州非遗传统技艺的复兴与辉煌。
雕版印刷始于年前的中国,在世界文化传播史上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被誉为世界印刷史上的“人类活化石”。而我走上雕版印刷这条路,是因为对父亲的“承诺”。
做雕版的清贫,我从小就有着切身的感受。因为交不起70元钱的借读费,17岁的我就只能辍学。家人无论怎么说,我也不愿意干雕版,而是选择跟哥哥学起了收益较高的玉器制作。
21岁的一场病,让我在家休养了半年。这期间,我闲来无聊,拿起了刻刀。慢慢地,我对自己的要求越来越高,我意识到这把刻刀终究是放不下了。父亲虽然不说,但我知道他打心眼里高兴,家里的手艺终于传下去了。
真正进入雕版印刷行业后,我才知道这个行业的无奈与彷徨。由于社会认知度低,从业者普遍都收入微薄,学艺者更是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是像我这样被“逼”回来的家传徒弟,后继无人的困境使得雕版印刷在衰微中苦苦挣扎。
年7月12日,雕版印刷技艺传习所成立。过去只能靠家传的传承禁锢被解开了,只要是对雕版感兴趣的人都可以来学,刻印社里的所有大师对这些学徒也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随之而来的“世遗”宛如一剂强心针,让雕版印刷在坚守中看到了未来重振辉煌的希望。
年8月下旬,广陵古籍刻印社接到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通知,希望雕版印刷技艺申报非遗。刻印社立刻组织专家学者讨论研究,20天不到拿出初稿。经过与北京专家沟通修改后,升级为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于年10月1日前将资料寄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年9月30日,从联合国传来好消息,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年8月19日,注定要载入扬州文化发展史册。这一天,已有千年历史的刻刀分外锃亮,以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为申报主体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小礼堂拿回了金光灿灿的“世遗”证书。
成功跻身“世遗”后,雕版印刷技艺引起了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