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当历史走进生活河大学子体验雕版印刷
校园战疫,文化相伴。近日,宋史研究中心开展了两次宋代文化创意产品兴趣活动,两次活动均以体验雕版印刷术作为主题。师生们通过参与活动,亲身体验到了历史与传统的厚重,感受到了从文字记载走进现实生活的雕版印刷术实实在在的魅力。
拓片展览近年来中心收集汇总新出宋代石刻文献,此次展出的9张大幅拓片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拓片经过了装裱,古朴端庄,同学们驻足仔细观看。
拓片展出这些拓片,记录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见证着绵延不息的文明传承,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
师生交流
研究中心老师对拓片进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拓片的来源与相关历史知识,同时师生进行交流讨论分析其文献价值,共同欣赏书法和纹饰,进一步了解其文物和美学价值。
雕版印刷工艺讲解
在活动开始之前,组织人员向同学们介绍了雕版印刷术的历史源流,并详细讲解了实际操作过程中的技术细节,让大家在动手实践之前充分的知识储备。
一般来说,雕版印刷的版料会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制版和印刷的程序是:先把字写在薄而透明的绵纸上,字面朝下贴到板上,用刻刀按字形把字刻出,在刻成的版上加墨;然后把纸张覆盖在版上,甩刷子轻匀揩拭,揭下来,文字就转印到纸上并成为正字。
印版介绍
雕版一:《劝学》
中心精选雕版,第一块雕版的内容为《荀子》一书中《劝学》篇的名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旨在鼓舞同学们在生活与学习中广泛涉猎、勤于实践、多多反思。
雕版二:《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名画,全画以长卷形式再现了北宋汴京城的繁荣景象,郊外风光、汴河场景以及城内街市都栩栩如生记录其中。此次使用的雕版就是《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片段。
雕版三:北宋小钞雕版
北宋时期,我国最早、也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四川交子出现了。四川交子不仅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标识之一,也是中国货币史上宝贵的历史遗产。上世纪三十年代,曾有一块疑似交子印版现世,后来很快又不知所踪,仅仅留存下了北宋末的小钞的印版画面,此体验活动中所用就是一块仿制的木制“小钞”雕版。
亲身体验
前来体验的同学们都深深被这道传统工艺所吸引,迫不及待想亲自参与其中。
用棕刷在雕板上均匀涂墨,看似简单却有技术含量,涂多了会成为墨团,少了又不够浓重和清晰
在墨汁涂抹均匀以后,轻轻地覆上柔软的白色宣纸
在场师生积极参与,每个人都想拥有一副自己的作品
成果展示
雕版印刷在文化传承与艺术性上具有着独特的魅力,以及与现代印刷截然不同的别样风采,师生们亲自体验了刷墨、覆纸等雕版印刷术的工艺流程,深深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积累的深厚与高雅。
END精彩推荐1.非遗传承在河大,舞龙舞狮靓校园!2.河北大学伞星源博士在《PNAS》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3.凛冬启程暖春回,党委书记郭健欢迎河大冬奥志愿者们凯旋!4.河北大学第十二届班级文化建设成果展示大赛圆满落幕信息来源
宋史研究中心
视频、图片
姜枫
文字
王晨羽
编辑
崔国佳、黄依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