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重建一把刻刀雕出未来美好生活

发布时间:2022/5/1 16:42:50   

没有电钻发出的噪音,只有锤子敲击刻刀发出的清脆响声,一群学员正围着泥巴潜心作业……

  这是16日下午,芦山根雕第二期培训班开班后的授课情景。当天上午,由农工党四川省委主办,省根雕奇石协会承办,市人口计生委、家庭与生活报社、芦山根雕艺术城管委会联合协办的“用双手托起建设美好家园梦”芦山根雕第二期培训班开班。20多名学员将在这里进行为期3个月的根雕技艺培训。通过培训,让灾区群众掌握一技之长,自力更生重建美好家园。

  学好技术

  创造新生活

  兰竞松是荥经县人。“4·20”芦山强烈地震,兰竞松的家受到了一些损失。在得知芦山根雕第二期培训班招收学员的信息后,他果断报了名。“我想学好技术后回荥经开个陶艺吧。”兰竞松说。

  “在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三个月学习期是不用交学费的。”兰竞松说,“我一定会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认真学习技艺,不辜负爱心人士的帮扶。”

  和兰竞松不一样,芦山县清仁乡的敖瑞不仅有通过学习一技之长谋生的想法,他还希望把芦山乌木根雕发扬光大。

  敖瑞家的房屋在“4·20”芦山强烈地震中受损严重,虽然新房已经完工,但家里欠下了不少外债。敖瑞希望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挣钱改善家里的状况。

  “西蜀由来多名工,芦山僻地竞尔雄。”这是上世纪40年代初,郭沫若先生对芦山工艺师的赞誉。对于根雕技艺,敖瑞有着特殊的情结,芦山作为全国唯一的乌木根雕艺术之都,乌木根雕产业位居全国第一,形成近万人参与、产值达10亿元的文化产业。

  “作为芦山人,理应将这一技艺传承和发扬下去。”敖瑞说。

  “造血”式帮扶

  提供持续发展后劲

  “在灾区基础设施重建方面,我们要援建;在灾区的发展、群众致富方面,我们更要想方设法提供支持。”此次培训班主办方农工党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基础设施建好了,需要让受灾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而技能培训是达到目的的途径之一。

  在为灾区提供“造血”式帮扶方面,培训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培训虽然只有3个月,但培训内容都很丰富,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去年,市人口计生委、家庭与生活报社筹划并出资启动了第一期根雕技艺培训,不但结合芦山实际给灾区有志青年传授了根雕技艺,而且还解决了他们的就业难题。20余名参训学员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

  下一步,主办方计划将根雕技艺培训持续开展下去,让更多的灾区群众学到一技之长,进一步推进灾区社会和经济发展。

  采访后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目前,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正在全面推进。如何通过重建助推产业发展,通过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奔康致富?在重建中,“造血”式的帮扶是重要途径之一。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给群众一技之长必定好过送钱送物。这样的道理对于芦山根雕技艺培训是如此,对于雅安的跨越发展更应如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8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