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前景 >> 中欧基金袁维德以价值为刻刀雕琢一棵
年,在极度困惑中,时任中欧基金研究员的袁维德读了一本书,书名是《反脆弱》。
这是作家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三部曲之一。它可能不如那本《黑天鹅》耀眼,但仍令无数专业投资人折服。在书中,塔勒布认为,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由此衍生的“反脆弱理论”则认为:不确定性同样可以为“我”所用,只要策略得当,找到暴露在不确定性风险下依然能壮大的事物,同样可以从事物的脆弱性中获益。
犹如黑暗中乍起一道闪电,袁维德豁然开朗。忽然间,他理解了前辈基金经理反复提及的“价值”二字之精髓——真正的价值,无惧各种混乱和压力,即便暴露在随机的风险和种种不确定性下,它依然能茁壮成长,在时间的滴灌下,终成参天大树。
基金经理
袁维德
是荆棘路,亦是康庄大道;历千锤百炼,方见百折不挠——袁维德拨开了眼前的迷雾,开始眺望“真价值”的远方。
而多年后,已将“价值”铭刻于心的袁维德,在基金经理的岗位上,开始用业绩与基金持有人分享他这番感悟的成效:年3月接手的中欧睿泓定期开放基金,几经A股沉浮,近三年涨幅.02%,同期基准仅为22.44%;而他自年5月接手的中欧价值智选回报,近一年收益81.78%!同时管理的中欧成长优选、中欧潜力价值两只基金近一年收益分别是39.03%和32.21%,是同期基准的14.2倍和3.3倍,在管四只基金的超额收益都很显著。
但其实,一切,才刚刚开始。
01
起初,袁维德认为,价值投资的核心,在于找到“好公司”。
初入行的研究员,思路大抵都是如此。他们潜心于行业景气度的研究,观测各类细分行业的兴衰,意图找到未来可以迸发的黄金赛道,尔后,以此为基础,他们开始用各种理论、框架及方法来精选个股,一切努力的终点,就是向基金经理推荐能够赚钱的“好公司”。
在找“好公司”方面,袁维德是颇下了一番苦功的。在波谲云诡的A股市场,风险无处不在,想不受蒙蔽地挖掘到真正的“好公司”,脚力、眼力、脑力缺一不可,没有真正的捷径。因此,从表面看,袁维德苦功平淡无奇,极其勤奋的案头研究,不辞辛苦的实地调研,以及殚精竭虑的深度思考。但经年累月之后,却能看到奇效。
“现在,我自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