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手表术语之装逼指南手表术语高冷篇修

发布时间:2023/3/11 0:59:29   
白癜风治的好不 http://m.39.net/news/a_6288655.html

上期给大家介绍了手表术语进阶篇,本期可以给大家介绍手表术语之装逼指南——手表术语高冷篇。众多表友在沟通腕表知识中或多或少的都会提到一些专业的腕表术语,在手表小白和吃瓜群众们眼中的形象瞬间就会高大上起来,今天十二妹就给大家聊一聊腕表中的部分术语,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以后可以更好的交(zhuang)流(bi)。

手表术语之黄金套筒

在红宝石轴眼没有被应用在钟表上之前,齿轮都是直接旋入机芯孔洞之中,因而会造成机芯的磨损加剧。后来,制表大师们发现了红宝石可降低机芯磨损和损伤的特殊作用,显著提高机芯寿命。从此,宝石轴眼成为机芯装饰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当时的宝石并非像如今这样切割圆润,质地坚硬,为了方便更换宝石,同时也为了机芯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金属的光泽,有些高档机芯的宝石轴眼边缘还装配了黄金外圈,称作为黄金套筒。

只有最珍贵的机械腕表才会使用螺丝固定黄金套筒。其原意是为了方便更换损坏的宝石轴承,而不必改变机芯夹板的孔径。此后,宝石轴承已标准化,黄金套筒的关键功能不复存在,不过纯粹的美感与悠久的传统,却能增添此传统元素的保存价值。

手表术语之鹅颈微调

鹅颈微调“Swan-neck”顾名思义,它的形状就好像一个天鹅的颈部,大部分有鹅颈形状的优美曲线。当拥有双鹅颈微调的游丝摆轮装置出现在表盘上,振荡中的游丝摆轮正如同心脏在跳动。鹅颈微调,应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流行的传统工艺,在过去怀表年代已经出现的一种装置。

鹅颈微调是为调节快慢针而存在的,避免了快慢针无可避免的大偏差。很多时候人手移动快慢针很难精细地调校时间快慢。而日常生活中的震动或者机油处理不好,也会影响到机芯的精准。所以就出现了鹅颈微调,利用金属片的弹性把快慢针夹住,再通过一根细小的螺丝精细地调校快慢针偏移幅度,调教好之后,快慢针就被紧邻地固定住了。

通俗的讲,鹅颈微调是调节机械腕表计时精准度的部件,一般来说,在顶级表的鹅颈微调和普通的高级表上的鹅颈微调存在着微小的细部差异,这个细部差异不仅是打磨精细度的差别,而是在力量的转换和钢材的韧性及调节阻尼平衡上的差异。

手表术语之玑镂

当你拿起手上的腕表,细心观察时就能发现,哪怕空无一物的光洁表盘上,也可能会有些纹饰来填满表面上的空白。玑镂绝对是真正的工艺技术,它需要用一把普普通通的雕刻刀,在一块纯金的盘面上先勾勒出表盘的大致轮廓以及挖空预留出日历窗口、月相窗口、小盘秒针等等显示功能的位置,然后由熟练的工匠弄玑镂机以精确度不低于微米的准确度,在盘坯上镌刻出各种复杂的图案。一切完全凭借手感控制,有点像用尺子比着进行刻花。这时候,经验与技巧非常重要,因为哪怕是一个极小的败笔也会毁掉整个贵重的表盘。

玑镂起源于18世纪,是根据当时的一位法国著名设计师Jean-Pierre-FranoisGuillot-Duhamel命名的,他发明了一种可以在金属表面刻制复杂精细纹路的机器。此后,这种纹饰被广泛的应用于表盘制作上,通过给表盘增加这种纹饰,可以增加表盘的深度与视觉效果。玑镂给高级腕表带来豪华感。当你购买一只玑镂手表或者陀飞轮手表,你知道你的投资花在了什么地方。不过真正的玑镂只有少数鉴赏家才能分辨出来。通常而言,玑镂主要用于银色和黑色表盘,通过精心的设计和精湛的雕刻工艺将纹饰浮于表面,使得整个表盘看起来更加灵动。

手表术语之陀飞轮

对每一个爱表之人来讲,陀飞轮都是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即便暂时买不起,甚至根本没见过什么是真正的陀飞轮,至少也在陈奕迅的歌曲中领略过陀飞轮的大名。陀飞轮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宝玑先生在年发明的一种钟表调速装置。法文Tourbillon(故又称特比龙)。陀飞轮机构,是为了校正地心引力对钟表机件造成的误差。一般1分钟转度,这也是它最理想的旋转速度。

陀飞轮表代表了机械表制造工艺中的最高水平,整个擒纵调速机构组合在一起并且能够转动,以一定的速度不断的旋转,使其把地心引力对机械表中“擒纵系统”的影响减至最低程度,提高走时精度。由于其独特的运行方式,已经把钟表的动感艺术美发挥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历来被誉为“表中之王”。

另外,还有一种机构与陀飞轮作用一般,名为卡罗素(Karrusel),它是一种与陀飞轮一样可以对抗地心引力、价格又较能为人所接受的特殊擒纵机构。

二者差别:(简单的判断)

1.陀飞轮旋转一圈的速度通常比卡罗素快。

2.陀飞轮摆轮通常与框架同心,卡罗素则为偏心,极少有同心的例子。

3.陀飞轮通常都有固定轮,擒纵器则绕著固定轮转;卡罗素则没有固定轮,每个轮子都会做公转。

宝铂一分钟卡罗素

手表术语之芝麻链

这是一个与陀飞轮有着同等地位的专业词汇,也是中国人给这个结构取的一个形象的名字。

芝麻链法语写作fusée,来自于拉丁语fusata,就是绕满线的纺锤。由于造型很像一粒一粒的芝麻链接在一起,所以我们称它为“芝麻链”。

它由芝麻链、条盒、塔轮三部分组成。芝麻链与自行车链条很相象,只是链节非常细小,犹如芝麻粒大小,因此起名叫芝麻链;塔轮的形状好似宝塔一般呈锥状,塔身上下布满沟槽,供芝麻链缠绕。芝麻链缠绕在条盒外壁上,说明发条已经释放完毕。

不过安装这个芝麻链装置需要一定的空间,在怀表或者座钟上尚可,但是想要在如此精密的腕表中安装这样一个装置,其技术难度可想而知,如今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品牌简直凤毛麟角,只有朗格、宝玑、真力时等。

在今天,芝麻链的地位和陀飞轮一样,除了展现精湛的制表工艺,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

手表术语之双追计时

“Split-Seconds/Rattrapante”。双追针追根溯源就是计时码表的一种,也是最复杂的计时码表,有追秒针、追分针两种类型,其中追秒针最为常见和实用。它可以通过两根计时秒针的同时运动与分别停止而分段记录两个以上运动体的运动时间。尤其在运动时间为60秒之内时,还可以直观地显示两个运动体所消耗时间的差数。

和普通的计时码表相比,双追针计时码表不仅制造难度升级,且造价惊人,整只手表的厚度也会比类似结构的普通计时机芯多出50%,所以这种手表的制造数量极少。

手表术语之珍珠陀

自动陀中的贵族——珍珠陀“Microrotor”也叫摆陀,是用于自动机械手表的重要零件,通过离心力作用,与佩戴手表时产生的甩摆令摆陀装置产生位移摆动从而带动齿轮给发条装置充能的过程,可以说没有自动陀就没办法自动上链。

珍珠陀以小巧玲珑,犹如珍珠般的扇形姿态在腕表的机芯中存在。珍珠摆陀的最大作用就是能够使腕表变得更纤薄,并且能将机芯完美地呈现给在世人面前。

好了,手表术语之装逼指南——手表术语高冷篇就介绍到这,咱们下期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8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