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宁ldquo忍rdquo,勿急于

发布时间:2022/5/17 19:13:14   
北京比较好手足癣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33646.html

一日,见一段篆刻大家王福厂的花絮,十分感慨。印面的设计至关重要,需反复推敲,寻找出处依据,力图完美。宁忍一忍,再动手刻。

?印文: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王福厂

款文:东坡此句,余欲用以作印有年矣,因“婵娟”二字《说文》不录,今见《新附》有之,亟成此印。丁丑立冬,福厂。

王福厂是一位综合修养非常高的篆刻家,他虽以元朱文名于印坛,但综观他的印谱,古玺、汉印、浙派、皖派、满白文、细白文、元朱文、明人朱文等各种印式或印风他都有所涉猎,而且每一种都能“玩”到一定的高度,这是很不简单的。他特别擅长刻多字印,全局把握能力很强,配篆用篆更是信手拈来。

这方元朱文多字印作于年(王福厂时年58岁),它虽然谈不上是王福厂最上乘之作,但其边款却让我们看到王福厂一丝不苟的治印态度。款文这样写道:苏东坡这句话,我想用它来刻印已经有一些年头了,因为《说文解字》中查不到“婵娟”这两个字的写法,所以一直没敢动刀,今天偶然在《新附》中发现有这两个字,所以很快就把它刻出来了。从中可知,那时候的篆刻家和我们一样都会碰到篆刻用字的问题,王福厂的原则是不管多好的句子,只要文字找不到出处或先例,绝不随便动刀,宁愿“忍”着不刻,“忍”多久都没关系,只有搞清楚了才能刻。这种治学精神与我们当代印坛印人用字随意大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王福厂的边款中,可以发现有大量关于印文用字的内容,我们翻读他的印谱,不仅能看到他在布篆、运刀方面大胆勇猛的一面,也能看到他在取法、用字上小心谨慎的一面,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后代印人学习的。(选录江豪旭的《单刀楷书边款刻法与创作》)

附上几张王福厂各种风格的印。

?“追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线条瘦挺,转折圆润,取法汉玉印而更见整饬精致。????

王福厂印初宗浙派,後又益以皖派之长,复上究周秦两汉古印,自成体貌;整饬之中,兼具苍老浑厚之致;偶拟明人印格,亦时有会心。尤精於细朱文多字印,同道罕与匹敌者。於近代印人中,堪称翘楚。

?

燕京乐石印堂

探讨交流篆刻艺术,印从书出,以印求印,印外求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324.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