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医院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一把雕刻刀、一块松花石,用“书法”刻砚,弹指间精美作品一气呵成。这是张世林的日常写照。二十年间,因为对松花石的独特情结,让他从一个拿钢钉凿石的门外汉,成为如今的中华传统工艺大师、吉林省工艺品雕刻首席技师……一系列荣誉背后,是不为人知的默默付出。今天的《爱国情奋斗者》,让我们走进吉林工匠——省林业技师学院高级讲师张世林,感受他的雕刻人生。一拿起刻刀,张世林就会沉浸于创作中,构思、雕刻、打磨……几个小时过去,水都顾不上喝一口。年,张世林通过一个朋友得到了一块巴掌大的绿色松花石,那时他还不懂如何雕石成砚。而当时的白山市江源区,也没有几个懂得制砚的人,张世林开始自己摸索着做。从此,张世林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喜欢上了松花石雕刻。白山当地蕴含丰富的松花石资源,上山捡石头,托人买石头,成了张世林工作之余的常态。为了提高雕刻技艺,他将自己家的厕所改造成了雕刻间,这些,在同是教师的妻子看来,曾觉得是严重的不务正业。二十多年,一万个日日夜夜,张世林重复着一件事,就是松花石雕刻。经他手的作品数不胜数,这其中以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居多。张世林说,现代工具解放了部分生产力,但是手工雕刻仍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走刀见功底。因为酷爱书法,张世林就从书法本体入手,在松花石上刻字也能刻出笔锋,解决了刻刀不能像毛笔书写的难题,并坚持每天都写毛笔字。在张世林眼里,雕刻刀不仅是一件工具,更是雕刻技艺和工匠精神的传承。年,张世林在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牵头开设了松花石雕刻与鉴赏专业,组建起了一支雄厚的师资队伍,向社会培育输送了多名专业技能人才。在他的带动下,白山市江源区的松花石雕刻业形成了一个可观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近万人。来源:吉林新闻联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4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