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资源 >> 龙泉金村窑产品,它为什么能在南宋以前独占
金村,位于丽水龙泉市南部,琉华山西麓,与龙泉窑最核心产区大窑一山相隔,南北对峙,并有古道与大窑相通。
我们知道,南宋以后龙泉窑的烧制中心主要就要大窑,而南宋以前,龙泉窑系烧制瓷器质量最佳的窑口是金村窑,金村窑是龙泉窑最早烧制青瓷的地区之一,是龙泉青瓷在五代和北宋迅速崛起的第一个瓷业中心。
龙泉金村窑兴起于五代北宋的一个重大原因之一,很可能由于“海上陶瓷之路”开辟以来,陶瓷外销贸易的激发。
五代向外输出的瓷器与宋元时相比数量并不算多,古代地理环境险恶,运输条件简陋,加之瓷器易碎,经由漂洋过海的中国瓷器来之不易,非常珍贵,使用的对象也大多是皇室贵族等上流阶层。所以生产外销瓷需要拥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也即要求产品在质量上具有竞争力。
龙泉金村窑瓷片(白胎)
龙泉窑在五代以前制作粗糙,基本处于自产自销状态,而至五代的淡青釉器,质量突飞猛进,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展,很可能是出于外销竞争的结果。直到北宋,金村窑一直都是龙泉青瓷的代表窑瓷。
金村窑的产量很大,影响也很大,但是与大窑相比,质量还是有所差距。金村窑烧制壶、罐比较多,而碗、盏、盘一类的是大窑比较多。
龙泉金村窑瓷片(淡青釉)
金村窑烧制的青瓷,胎白釉淡,胎骨坚薄匀称,釉色以淡青釉为主,釉面大多呈玻璃玉质感。虽然整体质量不如后来的大窑,但也称得上造型规整端巧,制作精细讲究,尤其是它的刻划花工艺瓷器,更是龙泉窑北宋时期最精美的器物。
龙泉金村窑刻划花瓷片
这时期的刻划花常用“半刀泥”工艺,也就是用刻刀刻出各种花的轮廓线,刻时刀面倾斜,刻线一面浅一面深,并且很多瓷器内外壁都有刻划工艺,俗称“双面工”。
龙泉金村窑瓷片(半刀泥工艺)
“半刀泥”法的刻划纹样,每根线条都具有深浅变化,虚实相间,使图案有凸起之感。刀法灵动跳脱,奔放潇洒,轻快酣畅如行云流水,可谓鬼斧神工。其“如冰似玉”的艺术效果,为当时陶瓷装饰带来了与众不同的表现。
龙泉金村窑瓷片(双面工)
金村窑这种工艺精巧的器物,南宋前期仍有烧制,且更加精美。然而,南宋中期,龙泉窑开始进入最光辉灿烂的阶段时,金村窑却日趋没落至断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72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