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雕出万物留住时光泸州匠人用玲珑匠心成就

发布时间:2024/1/22 13:54:05   
每逢涨水,泸县龙脑桥上的“龙头”迎着水流发出呼呼的声响,气势恢弘撼人心魄。经历了多年风雨冲刷的桥身至今依然安然无恙,而在整个泸县,像这样大小各式雕刻的龙桥至今仍有座。石雕初始于汉代,发展于明代,完善于清代。不管是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棺,还是现在仍在通行的龙脑桥,再到平常百姓家中的石磨、石碾、石水缸等,石雕见证了多年历史,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在泸州,至今仍有不少石刻、木刻匠人,他们靠手为生,用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初心,成就了一件件艺术精品。匠心合江盛产丹霞石和青灰色页岩,人们通常把打凿石头的人称为石匠。在合江县城,有一个叫周守道的老石匠,历经四代传承,修复了无数古建筑和文物,成为业内翘楚。经他手,一方方石头有了生命。合江石雕第四代传承人周守道为客户做规划设计76岁的周守道出生于石雕世家,是四川省非遗项目“合江石雕”的第四代传人。在30岁时,他已经成为上至赤水、下至江津手艺人中的“武林盟主”,合江“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笔架山碑林”“先市酱园厂老作坊”等雕刻及浮雕作品,都是他的代表作。漫步在周守道家的小院,映入眼帘最多的就是一个个造型各异的石雕作品。“上街到茶馆喝茶都不用带钱,大家都抢着给我付钱,想找我摆‘龙门阵’的多得很。”周守道回忆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管单位还是普通家庭,修房造屋都离不开“掌墨师”,那个时期的手艺匠人最受尊重和欢迎。泸县郑国君雕刻作品每一个人都会寻找一些自己喜欢做的事,泸县石雕第十五代传承人郑国君把雕刻石头当成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一雕就是50年。“喜欢就丢不下,只要身体还允许,就要一直干下去。”65岁的郑国君是泸县石雕第十五代传人,其作品有年泸县县城的石雕龙和狮、象等民俗石刻;年获省二等奖的“岳飞精忠报国”雕塑;参与了成都文殊院佛像雕塑;雅安市荥经县云峰寺古建筑修复等。传统的石刻包括宗教石刻、建筑石刻、墓葬石刻和民俗石刻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留存下来更多的是民俗石刻。石雕传承主要是师传和祖传。郑国君自小就喜欢写写画画,18岁师承潮河石雕第十四代传人刘垭文,历经10余年的从师学习和从业中的刻苦钻研,继承了老师的石雕、雕刻技艺,泥塑工艺,绘画设计,篆刻技艺等,对人物、山水、花卉、禽兽等的雕刻得心应手,还会刺绣工艺。“学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文化、历史,在构思前要先行了解雕刻人物的时代背景,慢慢的文化素养就提高了。看多了也学会了修身养性,心自然就静下来了。”郑国君说,制作过程灰尘大,一点也不能马虎。石头要打成什么样子,心里要有数,手上的感觉要非常之灵敏,不然可能一锤下去,作品就毁掉了。“人生一世,总要给后人留点有意义的东西,想到雕刻的作品以后可能流传于世,我就很满足。”郑国君说。传承雕刻艺术历史悠久,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民俗价值,这与现代社会采用工业机械化、标准化进行批量生产的方式完全不同,这种纯手工的传统技艺真正的价值隐藏在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作品背后,包含着一代又一代工匠的心血精华。合江石雕第五代传承人周焱(右)指导雕刻技艺周守道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授徒,如今的“当家人”是周守道的儿子周焱,第五代传人。在合江“试院”(汉代画像石棺博物馆),周焱忙活一阵后,走到徒弟身后,看到精巧的纹饰在錾刀的游走中跃然入目,周焱不时出手指点纠正。师徒联手制作出来的木雕《八仙过海》虽还未经打磨上色工序,但已经看得出画中神态各异的八位神仙,个个传神。雕刻除了技艺,还是一门艺术,讲究“入木三分”。周焱认为,要成为雕刻大师,除了要有娴熟的手艺、耐心和细心,还要拥有一颗乐于学习、眼光独到的匠心。在周焱家的藏书柜里,摆满了建筑设计、山水园林、武侠小说等书籍,“每年我都会开书单,让徒弟们学习揣摩。”周焱表示,雕刻这行没有门坎限制,手上功夫是次要的,功夫在画外。“拿起雕刻刀的瞬间,好像进入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世界。”在泸县牛滩木雕传承人陈裕荣心里,花草人物、飞禽走兽早已默记在心。陈裕荣对木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15岁就跟随师傅刘垭文学做木工以及雕刻,最近他雕刻的一幅山水花鸟画被慕名而来的大老板购买收藏。“手工木雕费时长、成本高,一件作品至少上万元,能消费得起的是少数人。”陈裕荣说,在他的展厅里还存放了不少木雕作品,可供大家参观交流。不同的传承经历有着相似的印迹随着经济社会向前发展,复古风逐渐流行,古建筑修缮工作渐渐得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64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