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刀

一把小刻刀刻出大情怀

发布时间:2024/9/9 12:51:36   
刘军连简介 https://m.39.net/disease/a_9286727.html

本文转自:济南日报

八旬非遗传承人义务授艺几十载

一把小刻刀刻出大情怀

  

“非遗”传承人义务为孩子们授课。   “他可是刻瓷大师,也是个热心肠,谁愿意跟他学,他就免费教。”在历下区东关街道,张文成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今年80岁高龄,是刻瓷非遗技艺传承人。退休后的他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工作,经常前往社区、学校和非遗体验基地普及和推广刻瓷技艺。   “彩笔绘得素瓷妆,妆成惊四座,不负白了少年头。”刻瓷艺术是一种传统手工艺术,始于秦汉时的“剥玉”技艺,经魏晋至清代的发展,取得了不朽艺术成就。因战乱,刻瓷技艺几近失传。后人经多年探索,攻克技术难关,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再生和发展。   年,一次偶然接触,“观之欣然,触之戚然”,内心受到极大震动的张文成师从海派大师学习。从年开始,经过近40年的潜心研究,张文成逐渐摸索出了刻瓷技艺的“金石韵味”:观有笔墨,触有手感。张文成被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济南市十佳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人”称号。刻瓷作品尤以人物肖像细腻逼真著称,而他首创的“薄胎瓷刻”更是堪称当今民间艺术的绝活。   目前,最让张文成头疼的就是传承问题。在他看来,传授这门手艺虽然短期内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对人生有着长远的助益,他希望通过免费收徒的方式,将这项非遗技艺传承下去。“现在最想的就是把这门手艺给传承下去,我有免费的工作室,我传授也是免费的,只要是认认真真地学,我都欢迎,学会了本身就是一笔财富。”张文成说。“我不愿凑热闹,喜欢安静地干点事儿,他们喊我:老张,来一块下棋。我说不行不行,家里还有学生。一拿起刻刀,不管是刻瓷还是传授技艺,吃饭、喝水,其他事都顾不上了。”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项不可间断的事业,非遗需要被看见,进而才能被了解、被热爱,所以我愿意将刻瓷艺术倾囊相授。”张文成几乎每月都会在社区、学校等地,免费为爱好者、学生、居民传授刻瓷技艺。“刻瓷是我一生的追求,希望年轻人多多   “几年前,有几位小伙儿到我这里来,亲自上手体验了刻瓷的手艺之后,他们都很感兴趣,我在他们眼里看到了渴望的眼神,就像当年的自己。”张文成告诉记者,公益课堂开办起来后,每当有人来上门求教,他想到的不是盈利,而是欣慰。“我心里充满了将艺术传承下去的情怀,也热心公益,现在有些年轻人很浮躁,能有人肯沉下心学,我也算是为社会作贡献。”   当记者来到张文成老先生家,老式宿舍楼散发着古朴的气息,一楼虽然采光不是很好,但是陈列在展架上的瓷盘、瓷瓶却闪着微光。工作台陈旧而狭窄,却刻满了岁月和故事,无数件作品在敲敲打打中完成,一批批学生在“叮叮当当”里走向祖国的大江南北。张文成老先生带着老花镜、弓着腰坐在工作台前,正午的阳光洒给了屋子方寸光亮,一双粗糙的手正在刻画圆盘上的图案,“虽然刻瓷的工具很简单,一把小锤,两把刻刀,但是想做出一件满意的刻瓷作品可不容易,你看看这刻得多深,一刀一刀的都是功夫啊。有的得一两个月才能完成,没有耐心可不行。”他时不时侧身跟学生说着技巧,这场景就像一幅唯美的图画。   除了开班公益课堂,张文成老先生还积极组织和参与非遗公益展览,将作品拿出来进行展览、交流,主动向市民游客讲解刻瓷艺术,并借助刻瓷宣传泉城美丽的城市形象。   张文成轻抚着一件瓷盘说:“印象很深的是,在一次公益展览上,有个小伙子在《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瓷盘前徘徊良久,他说盘中托腮凝望的老母亲像极了当年在老槐树下送自己上学的妈妈,勾起了心里柔软的回忆。”能触动人心的作品才算得好作品,“我们中国人讲尊老爱幼,党和国家就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更要爱母亲,爱我们的党和国家。有时候小孩子对刻瓷作品感兴趣,忍不住抚摸,我也不阻止,关爱祖国的未来,让他们多接触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件好事。”一位志愿者告诉记者,有一次,一个小孩不小心打碎了瓷盘,吓得大人不敢说话,张文成老先生并没有生气,只是摆摆手作罢。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张文成深以为然。46年来,在研究刻瓷技艺的同时,张文成收徒百余人,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有缘人慕名而来。学子北上、南下、归乡、出国,将这不朽的技艺传播天下。“我不收学费,谁来了我都认真教、毫无保留地教。”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前有古人以十条肉干为媒求教,张老先生不仅不收学费,甚至不舍得让学生在吃饭上花“冤枉钱”,留他们在家吃饭,“不就是两个菜,几个馒头的事儿嘛!”谈起自己对技艺传承的付出,他显得云淡风轻。即便是这样,还是困难重重:“年轻人学习力、创造力都很强,但是很多人因为它枯燥无味不愿意学。”   “叮叮当当刻瓷声,大千世界在其中。有心留得明月在,将伊镶在瓷盘中。”刻瓷作品是中国瓷器和中国书法、绘画两大技艺的完美结合,既发挥了瓷釉晶莹光洁的特色,又留得书画形神持久不损,将金石之韵与笔墨情趣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几十年来,刻瓷给了我很多精神慰藉,一些小成就也成了我一直前进的动力。但是仍感到很不足,后生可畏,尤其是科班出身的艺术生,希望他们塌下心来,将刻瓷发扬光大。”如何将这门古老的技艺传承下去,一直是张文成和刻瓷艺术家们不改的朴实初心。(本报记者郭哲启陈曦)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05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