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手艺他在薄如蝉翼的银坯上雕刻,终成民
妙用白银
作丹青
通海银饰制作工艺师丁勇、丁剑韬
■
“眼眶可以再深一点,这样做出来眼睛更有神。”春日的早晨,记者走进丁勇位于通海县秀山街道东湖路的工作室,他和儿子丁剑韬正讨论犀鸟配饰的制作。他数十年如一日,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书写着平凡人的出彩人生。
丁勇与丁剑韬既是父子,又是师徒,两人经常相互交流。
与银结缘变化求生
20世纪60年代,时值丁勇七八岁。他的姐夫孔繁忠是做银的,孩童固有的好奇心,让他对做银充满了探知欲,以至于只要姐夫做银,他便徘徊左右,仔细观察,直至一件漂亮的银器呈现在眼前。渐渐地,丁勇对做银产生了兴趣。
随着年龄的增长,丁勇儿时的兴趣逐渐演变成了长大后的追求。年,他进入易门瓷厂工作。在这里的11年间,他逐步掌握了雕塑、器型设计、制模、施釉等基本工艺和流程,为今后的银器制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年,丁勇被调入通海民族银饰制品厂。年,他下岗了。为了生计,他在通海古城里开了一家首饰店,刚开始主要做一些饰品,包括项链、耳环、戒指等,虽然勉强能维持生活,但银器制作行业竞争激烈,银饰制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为了摆脱困境,他开始探索新的制作技艺,并在产品类型上寻求创新。
“我想在这个行业走出一条新路。”秉持着这样的理想与信念,他给自己的店铺取名为“易生”。“易”取自《易经》,“生”是生活,“易生”的意思是:变化才能生存。他希望自己能摆脱当时的困境,不断拓宽眼界和思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让自己的手艺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走出自己的路子。
葡萄花鸟纹银香囊。
创新工艺大放异彩
丁勇早年从事美术设计和制模工艺的经历,让他萌生了新的想法:“能否借助其他材料,改良传统的钢模印版,摸索出一套新的低成本金属成型工艺?”
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年,他开始探索用铜合金制作工艺画,将传统文化和中国元素用金属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丁勇介绍,铜制工艺画首先要定型,要在纸上对雕塑造型的整体构造和效果进行充分构思设计,并通过泥模、石蜡模、石膏模、金属模等一系列模具完成二维到三维的转换,再经过银胚成型、錾花、打磨焊接、表面处理、拼接等工序,一幅静中有动、见微知著的金属画就完成了。
这种工艺画,塑性阶段最为关键,是否逼真灵动,取决于塑性的准确性。丁勇说:“在构图时,要用笔勾勒画卷的形态,再用泥模将画卷制成浮雕,泥模塑性阶段往往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一步关系着画卷的定型及之后不同材质模具的转换,需要用刻刀仔细对泥模进行塑性。有的金属画比较复杂,需要进行分模制作,最后再组装到一起。”
此外,他还运用泥、木、蜡、铅、锡、铝等材料,配比出一种锡合金作为成型基模。他说:“相比于传统的钢膜印版,这一方法投入少,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制作且修改方便。同时,除了石膏模,其他模具均可反复利用,提高效率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成本。”
在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中,他的“薄坯高雕錾花工艺”逐渐完善成熟。这套集绘画、雕塑、陶艺、制模、金属成型、錾刻等工艺的综合性技法,是丁勇半生心血的结晶,每一个步骤都是他反复试验、不断总结而来的。如今,应用熟练的技术,他可在薄至五六“丝”(民间工艺常用的厚度计量单位)的银坯上进行创作,雕刻出高于平面3厘米的立体图案。
技艺创新的背后,是他不懈的努力与坚持。丁勇先后获得“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云南省金属工艺大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海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玉溪工匠”“云岭技能大师”等荣誉称号。
凭借着精湛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他创作的作品,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花鸟图案灵动逼真,山水纹样清雅秀丽,文字样式自然和谐。其中,《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听风狮》等作品形象饱满、气韵生动;《冬梅兰石图》获省文博会“工美杯”铜奖、市文博会“工美杯”铜奖;《玉堂富贵》获省文博会银奖……独特的创造性与艺术性得到了认可。
福卺喜合杯。
子承父业后浪劲起
千锤百炼、千雕万刻,丁勇在房间里经常一坐就是一整天,手工银器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每一件作品的完工,不仅是其精湛技艺的体现,更是匠心的凝聚。
手工作坊里,丁勇几十年如一日的身影深深感染了儿子丁剑韬。从云南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的丁剑韬,最终选择子承父业,加入银饰品制作行业,在父亲的教导和自己的努力下,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手工艺人。
左手灵活转动錾子,右手有节奏地反复敲打,丁剑韬神情专注,伴随着清脆的“叮叮”声,犀鸟的羽毛纹路渐渐被錾刻出来,惟妙惟肖。他说:“小时候在家经常听见‘叮叮当当’的声音,觉得很有意思,现在深入其中,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做银的乐趣。冰冷的银块经过反复敲打,最后制成精美的银器,便拥有了温度和灵性。”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坚持和努力后,丁剑韬先后获得“通海县民族民间工艺师”“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通海银饰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玉溪市民族民间工艺师”“通海工匠”等荣誉称号。
丁勇与丁剑韬既是父子,又是师徒,在狭小的工作间里,两人时而敲敲打打,时而互相交流,常常忘记时间。为了让更多人了解通海银制工艺,丁勇工作之余和儿子一起走访了多位前辈,协助整理《云南通海银制源探初考》《通海银饰制作人员谱系传承图》等书稿。
回忆起自己的艺术生涯,丁勇感慨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认准方向不言弃,一定能守得云开见月明。今后还将不断探索求真,探索银制工艺之美。”
.
.
.
END
全媒体记者:曾梦琪文/图
编辑:顾世丹
审核:蔡传兵
终审:蒋跃
人文玉溪工作室出品
发现不一样的玉溪
转载请联系
-
投稿请联系
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