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成武放下锄头拿起刻刀,新农人家门口当起非
木浮雕画以其独特的立体感和纹理,呈现出丰富的美学效果,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天宫庙镇翟楼村就有这样一个非遗“微工坊”,通过对传统木浮雕工艺品进行创新设计,挖掘并开拓市场,带动了周边村民掌握非遗手工技艺,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在天宫庙镇山东森洋高氏木雕有限公司的非遗工坊,三十余名工人聚集在一起,描线、雕刻、修整、打磨组装,一幅幅利用纯天然木质纹理及色彩,不用一笔一墨一色的木浮雕画在他们手中制作而成。
山东森洋高氏木雕有限公司的非遗工坊,由国际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营口木浮雕工艺”第四代传承人高谊长创办,他将传统非遗产品创新设计,利用纯天然木质纹理及色彩创作木浮雕画,作品全部使用刀刻,不用一笔一墨一色,也无需其他代用材料,是一种没有赝品的艺术。如今,通过高老师的培训和指导,昔日手拿锄头的农民在家门口当起非遗“匠人”。
作为天宫庙镇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山东森洋高氏木雕有限公司的非遗工坊在当年9月建成投用以来,通过“非遗+乡村振兴”和带薪培训的致富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村民掌握非遗手工技艺,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非遗“老手艺”成为了乡村振兴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