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衡水晚报用刻刀ldquo绘制rdq
剪纸艺术,对于年出生,目前还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读大三的21岁的王斯颐来说,不是简单的兴趣爱好,也不是独门绝活,是她创业的试金石。如今,凭借过人的胆识和眼光,她的剪纸产业发展迅速,公司生产出的产品不仅在国内热销,业务还拓展到俄罗斯、韩国,她被业内人士称为“剪纸公主”。 一走进王斯颐位于母校的衡智众创大厦一楼的展厅,记者便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展厅的墙上挂满剪纸作品,左面高挂《清明上河图》6米剪纸长卷,下面《龙》《福》《鹤》《寿》《梅》《竹》等剪纸画卷一字排列;右面墙上,十几幅特色剪纸画高挂,做工精细风格独特。靠近门口的长桌上还放着各种剪纸作品的成品、半成品,材质有绒布、塑料等,内容有风景、花鸟、建筑等,让人爱不释手。漂亮的“剪纸公主”王斯颐正在这张长桌上给学生们讲解着剪纸雕刻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并亲自演示。 王家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剪纸世家,王斯颐从小也没有受过这方面的熏陶,但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把她从一个门外汉直接“拽”进了剪纸的世界。 那是年初,父亲的一位朋友送了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剪纸作品给她,当她打开卷轴的那一刻,一下子就被那细腻而又传神的剪纸技法迷住了:“每个人物的眉眼都到位,每棵树的枝叶都清晰,这是怎么做到的?真是太棒了!”从那时起,这个当年只有19岁的姑娘,开始了探究之路。她去各地的剪纸专业村寻访,去北京艺术城参观,去北京美术学院看油画,甚至到韩国的服装设计展上去寻求灵感,在多种艺术形式的熏陶和感染下,她对剪纸艺术的发展越来越有信心:“剪纸是一门融合的艺术,只要有信心有思想就能成功。” 刚踏入剪纸行业的斯颐边干边学,先后赴山东、张家口蔚县等地跟随全国有名的剪纸大师学习,“剪纸讲究精到……在精到的同时还要传神。”在老师的教导下,王斯颐对剪纸有了初期领悟。也许是真的与剪纸有缘,只经过了很短时间的学习,王斯颐便掌握了剪纸的要诀,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已独有的剪纸风格。 她注重南北剪纸技法的融合,在继承中加大创意、设计和开发的力度,在剪纸作品中融入时尚元素,并增加了书法、绘画、年画等表现手法,同时还大胆借鉴雕刻、版画、刺绣等艺术形式,在构图中实现二维和三维空间的转换,增强立体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如今,经她手独立设计的剪纸作品有数百种,涉及戏曲脸谱、古装人物、飞禽走兽、花鸟鱼虫、民间风俗等。其剪纸作品,线条圆如秋月,尖如麦芒,方如瓷砖,缺如锯齿,线如胡须,或动或静,跃然纸上。 年初,在学院老师的帮助下,王斯颐正式注册成立了“衡水王斯颐工艺品有限公司”,对于公司的成立,她的母校也给予大力支持,免费为她提供办公场所,免费使用水电。如今,王斯颐在大厦一楼和四楼分别设立了工作室和展厅,每天前来参观和购买的人络绎不绝。为了进一步扩大经营范围,年底和年初,她还相继在石家庄和北京的景区及人流密集区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展览室,并逐渐闯出了名堂。 不久前,省科学技术厅领导专程来到王斯颐的公司视察,并对她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凭着一把刻刀、几张红纸,王斯颐用巧手匠心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梦。
衡水晚报开栏话:创客,很火。这个词,源于英文单词“Maker”,这群人,热衷于创新,并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现实。创客运动最重要的标志是掌握了生产工具,他们是一群新人类,坚守创新,持续实践,乐于分享并且追求美好生活的人。简单说就是:玩创新的一群人。伴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创客火了。衡水在行动,衡水职业技术学院在行动。作为我市唯一的一所高等职业院校,该校以保姆式的贴心服务、导师式的技术指点、管家式的融资建议,为80多个创业团队提供着优质高效服务,培养和扶持了一批以学生、教师为主体的创客。从今天起,本报开设《创客,来了》专栏,从学院创客团队中采撷创业典型,展现学院师生风采,分享创新经验,助力创业浪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