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刻刀 >> 刻刀发展 >> 非遗地图不用剪刀与刻刀她只用双手便
只见她轻轻捻来一张纸,微微眯起眼睛,注目凝神,左手掐住纸张控制角度,灵活地旋转,右手凭借大拇指与食指的相互配合,巧妙的撕扯,一个个美丽的弧度在指尖绽放。不一会儿,灵动的小鸟、可爱的小金鱼、翠绿的大白菜便成形了,这个撕纸艺术创作的艺术品真是精致唯美。
提起剪纸、木雕、竹刻大家或许并不陌生,但是对“撕纸”技艺知道的人少之又少。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撕纸是中国民间艺术中最原始、最古老的民俗艺术之一。
撕纸是一种类似剪纸但和剪纸不同的平面镂空艺术,因为不需要使用剪刀、刻刀,没有任何辅助性工具,只通过手艺人的一双巧手,向纸张传递着温度。怪不得有人会将撕纸技艺称为“完全用自己的身体来跟纸交流的艺术”。
在很久很久以前,古时的人们并没有任何工具可供使用,他们就用双手撕制拼接树叶、树皮、鱼皮美化和修饰自己,这就是最早的撕纸技艺的起源。
“撕纸一般左手负责控制纸的角度右手负责固定,撕时根据情况不同用左右手的大拇指和其他两根手指一起施力。四片指甲形成一个剪刀似的结构。初学者会很困难但是高手可以做到游刃有余的处理任何图案。”唐玉娟耐心的说道。
唐玉娟,年出生,江苏淮安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淮安市十佳匠心艺人,淮安市首届巾帼匠星,淮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清江浦区非遗保护协会理事。
虽然现在的她非常热爱撕纸这项事业,但是在学习创作的初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与困难,首先撕纸艺术是受到很多方面原因的限制的,因为经常使用拇指尖发力,时间长了,手指很容易淤血或者肿胀,由于使用频繁,指甲也非常容易劈掉,次数一多对每个学习撕纸技艺的人都是极大的心理和身体考验,没有超人的意志力很难坚持下来。
而且撕纸手艺人一般不画草稿,这就要求撕纸者有高超的想象力和记忆力,并且在创作之前就把图案的每个部位熟记于心,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因为出现差错没有修改的余地,只能从头再来。
唐玉娟通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练习,她的撕纸技艺终于越发的精湛。由于不断的刻苦创作,她的右手大拇指上早已结出了一曾厚厚的老茧。现在她的作品《十二生肖图》获江苏省工艺美术新人成果奖,《牧归图》“获紫薇花奖”;在年曾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少儿节目“芝麻开门”录制《不一样的画》;并且多次参加市、省民间工艺展出。
虽然撕纸的纸边不如剪刀所剪出的那么圆滑,但撕纸画是对纸张纹理最真诚的展现,它质朴而自然,没有任何多余的修饰。而唐玉娟的内心中也深深埋下了一颗种子,要为撕纸技艺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属于她的一份力量。
时代·乡创周刊
一期二期三期四期
五期六期七期八期
九期十期十一期十二期
十三期十四期十五期十六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